|
|
|||||||
|
||||||||
| 综上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对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现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无口试指南;命题偏易;一名考官现象;考后无评估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以下对策。 3.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现状的对策 3.1 口试前严把指南关 口试规则、指南、须知是口试实施的基础和前奏,它体现了口试的正规化、标准化和严肃性,以求得到教学双方的认真对待,口语考试前应把口试规则、指南、须知放到校园网上,供师生查阅,以提高口试的效度。 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须知(Guidelines for Oral Exam) *口语考试应试对象:所有2006级本科生 *口语考试时间和地点:2006年12月18-28日下午1:00—4:00于第二教学楼(具体情况详见校园网教务公告)。 *口语考试级别:校一级。 *口语考试分值和最低分数线 :分值 :10分;最低分数线:3分。 *口语考试形式:即兴(Impromptu)、半即兴(Semi-impromptu)和非即兴(Prepared)三种形式,以抽签形式决定。 *口语考试基本题型: (1)常规大学英语期末口试题型——朗读(1.5分钟)、重述(1.5分钟)、讨论(3分钟)。4人一组,每人大约6分钟。 (2)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口试原题——表述(3分钟)+讨论(3分钟)。4人一组,每人大约6分钟。 *口语考试总则:这里的沉默不是金(Silence is not gold here.)! *口语考试大纲 :能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会话策略。具体要求如下: ![]() 3.2 口试前严把命题关 口试内容的难易程度、有无交际性是口试的焦点和成败的关键。命题的目的不是把学生都考住、难倒,更不是让学生轻松过关,相反效度高的口试是 :测试学生能否参与到语言运用的任务之中。(蔡基刚,2006:259)命题可锁定一本书,选定书中内容作为口试题,如《新编英语口语教程》设置了看图说话、编故事、对话等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演讲、辩论、专题讨论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就某一话题连贯地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王守仁,2000:1-2)命题时教师也可自主分项进行,每题出两套,然后讨论选定一套,或从两套题中抽题拼成一套,并将口试题输入题库备案。口试内容和难度尽量保持等值,使同一大题的内容与难度的一致性得到较好控制。 3.3 口试后严把分数关 考官评分标准有两种:第一,语言反映的客观分;第二,考官主观的印象分。口试进行时,考官只是忙于为独立的个体打分,缺少班级之间、班与班之间、两个考官之间对分数把握的比较,考生的成绩缺乏可比性,信度较低,所定分值很难客观。口试结束后,两个考官应参考“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分数正态分布表”和彼此所给分数,对口试的最后结果进行讨论决定,然后认真地把成绩记录在“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考官评分卡”上,撰写口试成绩报告,并连同笔试考卷一起上交,作为教学检查与评估的依据;评分要始终如一,防止出现忽高忽低、时宽时严现象(陈坚林,2000:189),提高口试信度。 ![]() 3.4 口试后严把评估关 口试评分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口试结果。考官们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要有一致性,最大可能地减少评分误差是保证口试效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口试评分质量实施监控和调整以提高口语评分信度。口试后应及时进行评估,口试评估分为两大部分:学生评估和教师评估。通过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对口试的难易度、时间准备、焦虑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现行口试体制提出改进意见;教师在对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对口试全过程进行反思、总结 :命题、口试的组织、实施和评分等。在正式口试前,进行口试预测,考查预测是否达到口试预期目标。 4.国内外重大英语口试的启示 4.1 借鉴CET-SET,组建系/部/室口试委员会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简称CET)始于1987年。自1999年起开始施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CET Spoken English Test,简称CET-SET),规定四级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六级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者有资格参加,2006年大学英语四、六级全面改革,实行710分制,四级成绩为550分以上或六级成绩为520分以上者有资格参加。其每场考试都由两名主考主持,主考由考试委员会的三个考试中心提名,考委会统一培训,合格者由考委会颁发聘书。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也应组建系/部/室口试委员会,教师受训并获证书后方可当考官,同时口试委员会明确主考、副主考职责 ;考官在正式考试前要研究有关的评分标准和考务要求,以促进此种口试向正规化发展。 ![]() 4.2 借鉴GESE,设置校级口试级别 伦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London,简称TCL)组织的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raded Examinations in Spoken English,简称GESE)是英国文化委员会提议,由著名英语教学专家为非英语国家设计的英语口语等级考试体系。考试共分四段十二级,预备级(1-3级)、初级(4-6级)、中级(7-9级)、高级(10-12级)。各级考试都实行一对一面试。从5分钟(1级)简单问答到25分钟(10级以上)的交谈,随着级别的升高,考试时间、内容和考核项目也逐渐增加。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可按学期设相应级别并增加口试分值 :如第1学期—1级—10分 ;第2学期—2级—15分;第3学期—3级—20分;第4学期—4级—25分。 4.3 借鉴STEP,限定口试最低分数线 日本文部省认定的大规模英语水平测试,由日本英语检定协会STEP(Society for Testing English Proficiency,简称STEP)主持。STEP考试共分为七级,其中最高级一级(Grade 1)是针对大学毕业生水平的,而准一级(Grade pre-1)是针对大二学生水平的,这两个级别的考试酷似我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试共有两部分:笔试和口试。口试在整个考试中占50%,规定如果口试不通过,即使笔试通过了,整个考试也算失败。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也应设最低分数线,如口试成绩占总成绩10分的可定最低分数线为3分。在此线上或低于此线的考生即使笔试成绩打满分,总成绩也是不及格。在期末总成绩中严控口试成绩,杜绝无原则地将笔试和口试成绩拼凑及格的现象,强化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提高整个期末英语考试效度。 参考文献 蔡基刚. 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59. 陈坚林. 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8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王守仁. 新编英语口语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2. 文秋芳. 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70. 附录: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现状调查卡 贵校外语系/部负责人: 出于教研的需要,我们拜托您搜集贵校2006级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现状的综合信息。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试图找出相应对策,并使之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空认真填写真实情况,我们绝不会把您所提供的任何信息用于教研以外的用途。让我们在教研上互相支持共同成长。谢谢您的合作! 学校 口试 口试 组织 口试 口试 口试 评分 考官 考生群 名称 依据 形式 形式 类型 时间 分值 标准 人数 体水平 备注 如赐高见,请另附页,随卡寄回;如对本表有问题,详见说明;随卡提供1个班的口试成绩单。 |
| 外语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西方牌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
|
阅读下一篇: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现状与对策研究 |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