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摘 要:歧义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形成涉及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等方面,给英语教学和言语交际带来许多问题。本文从英、汉语两个角度,分析了结构歧义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歧义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消除办法。 关键词:结构歧义;形成;消除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 10-0056-4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formation of English structural ambiguity, analyzes its causes and suggests the way to eliminate ambiguity in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Key words: structural ambiguity, formation, elimination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意思不明确,模棱两可,出现多种解释,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歧义现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工具论·辨谬篇》中对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进行了探讨。20世纪30年代,恩普森(W. Empson)的Seven Types of Ambiguity (1955)从语言理论的角度,更进一步研究了语言歧义问题。转换生成语法的出现,给歧义现象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歧义现象极其复杂,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等各方面,给翻译工作及其它语言交际活动带来许多困难。分析各种歧义现象,探讨歧义产生的原因,找出消除歧义的办法,无疑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将只探讨结构歧义的形成和消除办法。 1. 结构歧义的形成 一个词组或句子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析方法,就会出现结构歧义。例如:“John loves his mother and so does Bill.”,该句既可以理解为“约翰爱自己的母亲,比尔也爱自己的母亲。”,也可理解为“约翰爱自己的母亲,比尔也爱约翰的母亲。”美国语言学家Roberts曾指出:“这种因句法规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句法歧义是由于人们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而引起的。”(陈汉生,1995)这种结构歧义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 1) 修饰关系不确定 和英语中的修饰语相比,汉语中修饰语(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绝大多数时候都直接放在所修饰的成分前,很少导致歧义。但是,英语句子中,修饰语的位置很灵活,尤其是当介词短语充当后置定语、后置状语时,由于它们和被修饰语的依附关系不明确,常常令人费解,从而导致歧义。例如: A. He hit the man with a stick. (温宾利,2002: 3) A1. He hit the man who had a stick in hand. A2. He used a stick to hit the man. “with a stick”既可以看成是后置定语,修饰“man”,也可以是后置状语,修饰“hit”。 B. I saw her in the library. 如果“in the library”在句中作状语,修饰“saw”,说明动作发生的地点,那该句的意思为“我在图书馆看见了她。”。如果“in the library”作宾补,修饰“her”,那意思则变为“我看见她在图书馆。”,说话人自己未必在图书馆里。 C. The police caught the boy stealing the book. “stealing the book”作状语,修饰整个句子,意为“当男孩偷书时,警察当场捉住了他。”;“stealing the book”作后置定语,修饰“the boy”,意思为“警察捉住了偷书的男孩。”。 D. 发了三天工资 如果“三天”作“发了”的补语,那意思为“发工资这件事花了三天时间”;如果“三天”作“工资”的定语,则意思为“三天的工资发下来了”。 2) 语态不确定 有些句子中的不定式既可理解为被动语态,又可理解为主动语态,因而常常引起歧义。例如: A. The chicken is ready to eat. 如果该句是被动语态,则应理解为:鸡烧好了,可以吃了; 如果是主动语态,其含义变为:鸡饿了,准备进食了。 B. He is the man to kill. 同样的,该句也有两种理解:(1)他将要被杀掉;(2)他要杀人。 C. 财务科应该调查。 该句也可有两种不同含义:(1)可能是财务科应该接受调查;(2)也可能是财务科应该负责某件事情的调查。 D. 病人收下了。 或许是病人被医院接收下来,或许是病人接受了他人给他的东西。 3) 指代不确定 当句子中存在交叉指代的现象时,就会导致歧义现象的产生。例如: A. Kate and Susan bought Mike and Peter some English novels because they liked them. A1. Kate and Susan bought Mike and Peter some English novels because Kate and Susan liked Mike and Peter. A2. Kate and Susan bought Mike and Peter some English novels because Kate and Susan liked the English novels. A3. Kate and Susan bought Mike and Peter some English novels because Mike and Peter liked the English novels. A4. Kate and Susan bought Mike and Peter some English novels because Mike and Peter liked Kate and Susan. 该句子在互参方面有多重歧义:在A1中,they与Kate and Susan 在语义上有关联,them与Mike and Peter在语义上有关联; 在A2中,they与Kate and Susan在语义上关联,them与English novels互参,语义有关联;在A3中,they与Mike and Peter互参,them与English novels互参,语义上有关联;在A4中,they与Mike and Peter互参,them与Kite and Susan互参,语义上关联。 B: 王市长请陈秘书再看一下他写的文章。 同样的,该句子在互参方面有多重歧义:(1)“他”指“王市长”,两者互参,语义上有关联;(2)“他”指“陈秘书”,两者互参,语义上有关联;(3)“他”指语言外的第三者,既不指“王市长”,也不指“陈秘书”,而是指另外一个人,在句中没有指代目标。 4) 否定范围不明确 英汉否定句中,否定词范围的变化会引起句子歧义,这是因为书面语言无法通过语调中心的位置来判断哪一种是确切的含义。例如: |
| 外语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结构歧义的形成与消除 |
|
阅读下一篇:英语含蓄否定刍议 |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