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第二学期,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把该口试只安排在国贸系的3个班级进行。这三个班级既参加普通班的口试,又参加实验班的录音口试。普通口试的成绩由其任课老师给出,每个班的录音口试的成绩由两位课题组成员给出,最后结果取两人的平均分值。 第二学期结束前,我们给这三个班的全体学生(172人)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从考生的角度谈谈他们对两种口试、两个学期的口试的看法。 3. 口试的结果分析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该口试进行分析:与普通班的口试题型对比、口试成绩以及问卷调查。 3.1 口试题型的对比 两个学期的口试结束后,我们把实验班和普通班的两组口试从口语试题的组织形式、口试实施及评分标准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3.1.1 题目组织形式的对比 口试的组织形式可分为直接型口试、半直接型口试及间接型口试三种。(黄素华,1998:90)普通班每个学期的口试分两次进行,一次为期中考试,一次为期末考试。两个学期中,期中考试一般由任课教师自行出题,第二次则统一题目。两个学期中涉及到的口试题型有:提问式口试、双人对话和角色扮演。三种口试都属于直接型口试。 实验班的口试属于半直接口试。两个学期的题型保持一致,只是在难度上有所调整。录音口试包括两个题目,把期中和期末口试有效地放在一起进行 :一项是听一则150字故事性小短文两遍后进行复述 ;另一项是角色扮演,即两位学生根据所给中文情景进行英语对话。 3.1.2 口试时间上的对比 在时间上,以一个50人的班级为例,普通班开展的口试大约需要180分钟(期中90分钟,期末90分钟);实验班的每个班级口试录音全程大约需要10分钟,评分时间需要200分钟。实验班看起来时间用得比较多,但是老师们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评分,比较方便;另外,以一位学生为例,每位普通班学生口试时口语表达的时间仅为3分钟,而每位实验班学生口试时口语表达的时间(除去听力和准备时间外)为6分钟,可见在语言表达的量上实验班明显多于普通班。 3.1.3 在评分标准上对比 制定严格的评分标准是保证考试信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ughes,2000),必须在考试设计之初就加以考虑,作为主观性较大的口语测试更应该如此。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这也是测试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普通班的口试均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给每位学生评分,而实验班的口试从交际总体特征上对四个方面给口试进行评分:总体可理解度、语音、语法和流利程度。 3.1.4 结论 在组织形式上,普通班的口试为直接口试,实验班级的口试使用了半直接口试。普通班开展的口试完全考查的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而实验班开展的口试,尤其是在录音口试的故事复述中包含有听力理解的因素。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口语不是单纯的说,而是包含说和听两个方面,二者在口语中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因此,听力因素在口试题目的设计时是应该有所考虑的。(舒运祥,2001:193)在时间上,由于采取了录音口试,在实验班口试中每位学生口语表达的时间要多于普通班级,遵循了“测试的内容题目越多,覆盖面越大,长度越长,其信度越高”的原则(黄永红,2006: 36),从内容看信度更高,较普通班更为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口语水平。 与客观测试相比,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在整个口语测试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班口试从制定的评分标准到测试的准备和过程,以及对考官评分的培训都大大提高了口试的信度。由此可见,实验班级口试比普通班级口试能更全面地测试学生的口语能力。 3.2 口试成绩分析 为了从评分结果的信度上论证,我们先用直方图分析了录音口试评分的结果是否合理。口语考试总分为10分,打分时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从下面三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班级录音口试得分都成正态分布,说明了口试评分是可信的。 ![]() 然后,我们把第二学期参加实验的三个班级的口试成绩进行了相关性对比,分析两种口试评分是否测试同一能力。 ![]() 根据表5,从平均分来看,三个班级的学生参加普通口试的成绩要高于参加实验班口试成绩 ;录音口试的标准差均比普通口试的标准差要大,说明了由于机器录音增加了听力部分,因此,学生成绩、平均分也较低,成绩的差距也被拉得更开了。 ![]() 在录音口试中,每位学生的成绩是由两位课题组老师打出来的分数的平均值。三个班评分相关性分别为0.73,0.81和0.82,均大于0.7,说明两次评分结果相关程度较高,也证明我们的评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评分信度较高。 3.3 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检测口试的表面效度,我们对第二学期同时参加了两种口试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该问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口语学习和口试重要性的认识。 ![]() 从该表可以看到,学生们普遍对口语和口试持非常积极的态度:69%的学生很喜欢英语口语,88.5%学生认为口语很重要,75%的学生认为口试很有必要,66.9%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与口试关系密切,67.5%的学生很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口语测试。说明大部分学生们意识到了口语和口试的重要性,也对我们口试的实际实施及问卷调查的严肃性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从自身角度上对比两个学期的口试。 ![]() 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77.2%)学生认为第二学期的口试要比第一学期的口试好 ;另外,在对比第二学期进行的三次口试(两次直接口试,一次录音口试)时,超过半数(51.6%)的学生认为第三次口试更能考查自己的口语水平。 以上两个问题后面都附有“为什么”的开放式问答。大部分(54.3%)的学生给予了填写。对问题6,回答第一学期口试较好的学生认为口试太简单,有些是事先准备好的题目,容易得高分,自己老师做考官心情不太紧张 ;不习惯机器录音口试,很紧张,老出错 ;而回答第二学期口试好的学生认为第二学期口试花样繁多,比较有趣,增加了录音口试是个新的尝试,听力和复述难度适当,更好地测试了学生的口语水平,另外,角色扮演虽然不难,但也很有挑战性。对问题7,回答更喜欢第一次口试的学生认为和同学配对扮演角色很有趣 ;回答喜欢第二次口试的学生认为双人对话互动性较强,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回答喜欢第三次口试的认为口试大家同时进行,节约时间,且比较公平 ;考口语的同时,还可以考听力理解,录音口试难度适当,也起到了督促他们在进行口语学习时要重视听力的作用。 该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从被测者来看,该录音口试的内容、覆盖面以及对目标要求的表达效果更好。 4.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实验班的录音口试注重了测试内容的长度、覆盖面、测试的准备和过程以及评分标准的制定、评分者的培训等环节,保证了该口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我们也通过成绩的数据分析证明了评分的可信度较高。同时,由于该口试更具体描述了考试目标和要求,并以《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对口语的一般要求作指导思想,制定了难度适当、题型较合理的口试,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考试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大学第三、第四学期的以交际和讨论为重点的口语测试方案。 该文同时发表在“雅信达英语互动网”www.EnglishVod.net和“认真企业网站”www.TopEnglish.net。 参考文献 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Bachman, L.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陈彩霞、李志敏. 大学英语大规模口语测试的探索[J]. 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3): 174-177. 崔晓霞.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口语测试探索[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4): 117-121. 江景、黄春妮.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初探[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4): 58-6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教学大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黄素华. 科学公正测试地学生的口语能力[A]. 英语语言测试.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90. 黄永红. 英语专业四级口语测试的信度和效度[J]. 外语研究,2006(3): 36. 刘润清.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舒运祥. 外语测试的理论和方法[M].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193-203. 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文秋芳. 英语口试测试与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文燕渤. 大学英语口试测试探讨[J]. 外语界,2000(3). 熊敦礼、陈玉红、刘泽华、黄更新. 大学英语大规模录音口语测试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 283-287. |
外语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口语测试模式探索 |
|
阅读下一篇:试析NMET2006完形填空题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