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报名咨询电话:010-51268840 51268841
英语 | 小语种 | 考研 | 在职研 | 财会 | 公务员 | 人力资源 | 出国留学 | 冬令营 | 企业管理 | 高校 | 高考 | 文体 | 0-18岁 | 网络课堂
 外语招生网
 外语报名咨询热线:010-51294614、51299614  ||  热点:环球雅思部分课程9.5折特惠 限时抢报!
 雅思·IELTS新托福·TOEFL四六级PETS商务英语职称英语小语种翻译少儿英语GREGMAT | 其他外语考试

中医术语英译方法及对策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2-06 16:28:54  来源:
  • 文章正文
  • 调查
  • 热评
  • 论坛
  2.6 民族性
  中医术语英译时要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民族性。如,说到“龙”,中国人认为它是吉祥的象征,然而在西方国家,龙被人们认为是邪恶的象征,是个怪物。因此“青龙白虎汤”不能直译为“Blue Dragon and White Tiger Decoction”。西方人会认为,该药是一种治疗青龙或者白虎的药或该药的成份以青龙和白虎为原料。西方人会觉得很奇怪中国人怎么敢吃龙这样一种动物。而虎是一种珍奇动物。他们认为应该保护而不是吃掉。将“青龙白虎汤”译为“Qinglong Baihu Decoction”。这至少不会引起误解和文化休克。而且,该译名还具有回译性(back-translation)。(李永安,2002: 29)
  2.7 同一性
  同一概念的名词只用同一词对译。目前,在大量中医药学汉译英的著作里对同一术语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如“五味”的译法有:five tastes,five flavors ;“五脏”有译成其对应词的,也有将其大写的,还有意译的 ;“三焦”的译法有 :triple-Jiao,san-jiao,triple burner,three-jiao等等。如果没有规范化的译文,就会对中医的交流形成障碍,难以使读者准确了解中医的内涵。中医术语的规范应针对名词性的术语,如:五行、五味、五脏、三焦、经络、经脉、脉象名、中药名等表达中医特有概念的名词,应使用规范的统一名词,在所有语境中一致地翻译出来。当然,根据我国语言文化特色,中医里动词性的术语,不适于统一用词,一些同形异义的用词 :如“散结”,治疗肿瘤药物之功能的“散结”译为:resolve lump或eliminate mass;治疗便秘药物之功能的“散结”,译为soften the dry feces;治疗疲症的“化疲散结”译为:resolve phlegm;治疗类风湿肿胀之功能的“散结”译为:promote the subsidence of swelling等等。如果将上述“散结”统一一个用词,势必造成读者在理解上的混淆和误解。总之,中医术语的汉译英具有它本身的特色,针对中医术语与现代医学之间的独立性和关联性,掌握中医术语的语言特点,英译时应在准确传达专业信息的基础上,突出内涵,使译文具有科学性,以达到促进中国医药学与世界医学的交流的目的。
  
  3.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对策
  
  3.1 加强中医药学术交流,建立名词术语库
  中医名词术语数量大,各国的翻译极不统一,给中医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急需要对其进行国际标准化。造成同一概念有不同译法、解释,其中一个原因是译者之间缺乏沟通与学术交流,有些译者对中医理论缺乏系统学习,未理解中医术语的真正内涵;其次是中医英译缺乏标准,目前较为流行的三种汉英辞典译法(广东、湖南、人民卫生出版社)大相径庭。中医英译缺乏一专业机构的审定及引导,各行其事。所以中医英译应当与中医语言的规范化研究同步进行。首先期望尽快成立“中医译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的英译中医名词,以推进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的进程 ;其次应从横的方面对以往的研究成果收集、汇总,利用电脑技术,建立“规范化的中医名词术语信息库”。只有对中医术语本身的认识相对统一了,英译出来才能基本一致。否则,中医英译的混乱局面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从另一角度讲中医英译的过程也能促进中医术语规范化研究的进程,利用简洁、易懂的现代中、英语言进行中医药学术交流,则能使中医药学术更加发扬繁荣。
  3.2 亟待建立并完善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理论体系
  理论指导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如何使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在较短的时期内跟上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在有了一定英译实践的基础以后,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一般自然科学研究的共性方法)。目前有的学者已经提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并出版了专著(如李照国著《中医翻译导论》),应当组织中医、中西医结合、翻译等有关方面专家对现有理论体系作充分的论证、修改、完善,从上到下逐步形成公认的、较为通用的翻译准则,使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有章可循。
  3.3 首先规范中医核心概念的英译,再逐步辐射扩大范围
  中医学的内容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对于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研究来说如果齐头并进,势必影响其健康发展。笔者认为目前高等院校的《中医学基础》教材是较能体现中医理论核心的教科书,如果对其中的名词术语加以筛选,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出首译稿、再译稿,利用多种方式,经过几次专题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国内),修改、交流,最后提交中基翻译委员会或国家自然科学名词术语委员会审订,再向全国颁布实施。约定俗成这些出现频率极高的核心词汇英译定型以后,其它外围性的词汇也相对易译了;然后逐步辐射扩大,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相信能在较短时期内完成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标准化问题。最后可以由国家权威机构出版汉英中医名词术语辞典,成为较为通用的工具书。
  3.4 人才培养、学科、机构建设
  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学术交流要真正繁荣,急需一批既懂中医,又有较好外语翻译水平的专门人才,而人才的来源,目前大多数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及医药院校外语工作者。他们在实践中自我研究学习,侧重于实用性,缺乏专门的培养基地。随着中医英译学术的发展,“中医翻译”及“中医英译”学科也应逐步确立,也可在中医英译研究较为活跃的省份或上海、北京两所中医药大学成立中医外语系或中医翻译机构,利用多年培养留学生的师资力量和教材为基础,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学术研究创造条件。
  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是一项跨学科的复杂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学者共同参与,研究提高。
  
  该文同时发表在“雅信达英语互动网”www.EnglishVod.net和“认真企业网站”www.TopEnglish.net。
  
  参考文献
  成建军. 浅谈中医基本术语英译规范化[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4).
  李照国、刘希和. 论中医翻译的原则[J]. 中国翻译,1991(3).
  李永安. 从西医中译看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 中国科技翻译,2002 (2)
  梁忠宝. 谈信、达、雅与中医翻译[J]. 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5).
  牛喘月. 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问题[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6).
  王朝辉、贾若君、孙阿萍、林岩、吕学. 西医语林是中医名词术语翻译的宝库[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785-786.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立即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后,请及时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外语招生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外语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4614、51299614
外语课程分类
 
-- 大学英语---
专四专八英语四六级公共英语考研英语
-- 出国考试---
雅思托福GREGMAT
-- 职业英语---
BEC翻译职称英语金融英语托业
博思实用商务面试英语
-- 实用英语---
口语新概念外语沙龙口语梦工场口语
VIP翻译
-- 小语种----
日语法语德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
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其它语种
热点专题·精品课程
 
外语课程搜索
课程关键词:
开课时间:
价格范围: 元 至
课程类别: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06(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北京育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1999-2009 | 京ICP备050121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