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4.结构—功能大纲(Structural-Functional Syllabus) 4.1 模式 C. Brumfit(1979)针对结构法和功能意念法的优劣,提出了结构与功能并重的教学模式,并提出阶梯螺旋方法(Ladder-Spiral Approach)。他的教学模式是以语法大纲为中心阶梯,围绕这阶梯,功能意念逐步上升。(Brumfit & Johnson, 1979: 92) Tom Hutchinson和Alan Waters(1987)也针对上述两种教学大纲的特点,将它们相互补充,形成一种结合体,并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structure + context = function (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 1987: 32) (结构 + 上下文 = 功能) 在这种“结合”理论的影响下,一批新型的集结构与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大纲在ESP教学中开始出现,如下例: ![]() (摘自We Mean Business by Susan Norman. Longman, 1982) ESP教学采用此种大纲的前提是承认“语言的内容、意义、环境优先于语言的形式”。(Renate, 1984) 语法结构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是作为承载交际功能的手段,如评价、说服、辩论、通知、问候、询问等交际功能。这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言学习,符合ESP的基本特征。 我国ESP教学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结构型大纲和功能意念大纲阶段,并且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借鉴了国外ESP教学阶段性理论和方法。将结构型大纲和功能意念大纲结合使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大纲,我们称之为结构—功能大纲。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ESP教学大纲和ESP教材都是以结构—功能教学大纲的理论为基本框架,以“情景一结构—交际”为编写路子制定和编撰的。其具体的教学模式是“把语言形式的教学纳入交际语言教学的大框架之中,将语言形式的教学通过以内容为中心的交际活动去进行”。(胡鉴明,1996:6) 根据结构—功能大纲的教学原则编写的教材体现了语言形式为内容服务,以内容为中心,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ESP最终教学目的的教学原则。 ESP教材的编写明确地摒弃了以N. S. Prabhu为代表的强交际式做法,而采纳了W. Littlewood (1990)的弱式交际法(Weak Vers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弱式交际法认为要学会使用一种外国语言不能不学它的语法结构。语法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参与足够的交际活动。总之,结构—功能大纲既有结构的(structural)一面,也有功能、意念的(functional and notional)一面,这两者如何结合,则需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教学条件,功能、意念的比重和结构的比重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调整,当然其前提是不偏离交际的大方向。弱势交际法的灵活性也在于此。 4.2 结构—功能大纲在我国ESP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4.2.1 符合我国ESP教学现状及教学对象的需求 ESP和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通用英语)一样在我国有广大的学习者,且学习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人们从通用英语中所学到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实际的交际需要。而ESP教学在内容上更倾向于言语行为或言语功能及不同技能或者语言活动(陈忠华,1990:11),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 在我国,ESP学习者学习英语基本上属于成年人学习(learning)外国语的范畴,而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对英语的自然习得(acquisition)。既然是一种学习(learning),就必须遵循一套系统和规则。从词汇到句子,从句子到篇章,从篇章再到整体,从机械的结构性训练到有意义的训练再到交际性训练。由于结构—功能大纲既强调交际,也重视结构,大部分地区是比较适合这种教学原则的,学习者也较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另外,ESP学习者一般都经过了英语的基础学习阶段,即EGP学习阶段,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及句型、语法知识,因而从EGP到ESP能够自然过渡,合理衔接。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ESP教学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要跨越语言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差异,将教室内的学习转换成为真实世界的交际存在困难。 4.2.2 适合我国ESP教师的现状,包括从EGP转换来的教师和专业教师 虽然交际法在外语教学,特别是ESP教学中盛极一时,但是在我国外语教学实际操作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结构性训练。结构是语言的形式,而语言形式与意义是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排斥的。我国EGP教师(包括从EGP转换为ESP教学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在语言传授中把形式与意义结合起来。 对从事ESP教学专业教师(非语言教师)来说, 结构—功能大纲对他们的英语能力不作过高的要求,教学、评估也相对简单。这使得有更多的专业教师能够参与到ESP教学中来,扩大了ESP教师的队伍。 另一方面,ESP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也是结构—功能大纲能顺利实施的保证。ESP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习者学到的语言知识及技能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甚至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前交际(pre-communication)或交际性训练。这就是说,我国受结构法影响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早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结构—功能大纲。王蓓蕾(2004 :35-42)做的关于“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点。 4.2.3 结构—功能大纲符合ESP教学最终目标 Strevens(1977: 92)指出“ESP course are those in which the aims and the content are determined, ..., by functional or practical English requirements of the learner.”ESP是以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communicative requirements)来指导教学目标的确定的。在这点上,结构—功能大纲正好符合其需求,它较好地体现了外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与培养交际能力的辩证统一关系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交际功能的培养并不排斥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知识通过交际活动得到培养,语言知识的学习为交际能力的培养服务。 4.小结 结构法和功能与意念法是以不同理论为基础的两种教学法体系,但这两种理论基础并不是完全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而是辩证地互相依赖而并存,互相转化而发展的。结构—功能大纲主张将两者互相调和而结合,以结构法的培养语言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来完善功能意念法。在教学过程中把语言形式(form)、语言意义(meaning)以及语言的功能(function)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者完整地掌握语言,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语言本质的教学。 结构—功能大纲是外语教学法体系内的综合,它综合了结构法和功能与意念法 ;适合于我国受结构型教学影响较大的地区。结构—功能大纲的形成过程、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它对我国ESP教学带来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都很值得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只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总结,才能不断创新、完善,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路子,提高外语教学水平,提高全民的外语素质。 该文同时发表在“雅信达英语互动网”www.EnglishVod.net和 “认真企业网站”www.TopEnglish.net。 参考文献 Hutchinson, T. & A.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87: 26,31,32. Brumfit,C. J. & K. Johnson.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1979:92. Eastwood, J. English for Travel[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1980. Littlewood, W.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0. Norman, S. We Mean Business[M]. Beijing: Longman, 1982. Renate A. Schulz. 1984.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yllabus Design: the need for a broad perspective[Z]. http://www.mla.org/adfl/bulletin/v15n3/153001.htm. Strevens, P. 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1977: 92. 陈莉萍. 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05. 陈忠华. 科技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 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 胡鉴明. 论交际法语言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应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1996(10):6. 王蓓蕾. 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 外语界,2004(1) :35-42. |
外语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结构—功能大纲及其在我国ESP教学中的应用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