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1)We can draw a cause justifiably from an effect. (我们可以根据结果合乎情理地推导出原因。) 2) The Chinese seemed justifiably proud of their economic achievements. (中国人似乎为他们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而自豪,这是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中的justifiably为修饰性状语,修饰谓语动词,而在第二句中则做评注性状语,对整个句子进行说明,相当于It was justifiably that... ;再者,还需通过和作状语用的其他结构,如介词短语,非谓语分句等进行比较,了解它们深层结构之间互换关系,Certainly/be sure/I誱 sure... ;personally/in my opinion/it seems to me...等 ;此外,由于有些副词在句子间起连接作用,除在状语章节中学习外,篇章结构中还需学习这些副词的交际功能、结构意义。又如学习动词非谓语形式的句法功能,既需将不定式、分词综合学习,又需要联系名词分句,关系分句等对照分析,以了解它们的共性和特性,非谓语形式与分句的互换关系,发现有关基本规律,从而提高对这些规则的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 叠相交错、互参对比也同样适用于语法练习。语法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全方位综合运用,达到交际目的。因此,练习设计中,不能限于机械性及意义性操练,应将二者向交际性操练过渡,同时又注意将三者组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粘连的整体。即: 其中,机械性操练是意义性操练的基础,但又包含了部分意义性操练。意义性操练既含有部分机械性操练,同时又部分包含交际性操练,是交际性操练的基础。交际性操练建立于机械性和意义性操练基础上,同时,也含有部分意义性操练,是意义性操练的提高。此外,练习设计中,还应注意在开展单项练习基础上,加强综合性练习。 目前,我们语法练习方面,往往侧重机械性和意义性操练,且多属单项练习。交际性综合练习极少,这是需要加强的方面。例如,时态练习,我们既要进行谓语动词各种时态单项练习,同时又要加强它们之间的混合性练习以及与动词非谓语形式的综合运用练习 ;练习设计中,还应注意安排一定量实用性很强的语篇作业,以提高学习实际分辨和应用能力。 2.循环递进法的主要作用 总之,循环递进是一特别适合语法特点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作用在于的: 2.1 获得对语法规则的良好认知效应 按照认知心理学阶段发展观点,人们对于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都不是一次实现的,对知识的认知有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旧到新的不断变化和反复巩固、完善过程。运用循环递进法开展教学,将语法项目分散难点,按层次分化为几个语法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进行刺激——反应连锁学习,实现“顿悟”,无疑符合认知心理学有关的认知阶段观 :有助于对语法规则获得良好认知效应。 循环递进法还符合认知心理学关于认知结构即图式的思想。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已有知识经验是有结构的。新知识的获得总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相互整合是获得知识的关键。语法教学中滚动前进,互参对比等,正是运用原有同类语法认知结构对新的语法现象进行推论和“搜索”,作出“解释”,从而帮助实现认知,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2.2 有助于语法知识长时记忆的形成 按心理学家的意见,记忆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从 “记”到“忆”的过程。从信息和加工观点看,记忆是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和提取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获得知识经验过程 ;保持是信息的贮存,即把识记过程中事物的印象贮存在头脑中 ;再认或回忆是指在有关条件作用下恢复过去的经验。识记是前提,没有对事物的识记,便无所谓保持事物的印象,也就谈不上再认或回忆 ;而忆又是记的表现,只有通过再认或回忆,才能表现出识记好坏。三者是彼此密切联系的统一过程,而且它们的成功都不是短时间内获得的,而是需要通过反复刺激、激活才能达到。识记自然是反复感知、反复体验、反复思考和反复操作的结果。再保持、再认或再忆也不是记忆的必然。从生理机制角度认识,识记只是大脑皮层上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即短时记忆。如果记忆痕迹得不到巩固,或受到干扰,便会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失。因此,需要将信息牢牢贮存在大脑中,达到“长时记忆”,便需要经常复习、巩固,不断反馈。而循环递进法正是成功实现这一记忆的有效手段。教学中通过循环递进、反复刺激、不断感知,达到并保持对所学语法知识“长时记忆”。尤其是通过对有关语法项目反复对照分析、综合比较,有助于防止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现象产生,即防止新旧同类语法知识相互干扰,产生遗忘现象。 2.3 有利于建立语法知识框架 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现象具有内在结构系统,知识在这种结构中以一定层次组织起来,各层次又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网络体系。作为体现语言结构的语法,各项目、单位之间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千丝万缕联系,它们相互关联,编织在一起形成层次,包括语素层次、词层次、词组层次、句子层次、语篇层次等。不同层次上单位之间的关系便构成层级关系。但层次和单位之间不存在天然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包孕,构成完整、复杂的树形语法体系,对语言起综合、解释和描写作用。循环递进法的运用,无疑也符合语法知识特点,有助于学生树立完整、系统的语法概念,形成全局观,并由整体统览部分,了解各语法层次、项目之间网络关系及异同情况,掌握语言结构体系及其构成模式。 3. 结束语 总之,本文根据Quirk等的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一书的编写原则,提出运用循环递进法开展英语语法教学,符合心理学中有关“顺序渐进”,“发展阶段观”,记忆规律和图式思想等,体现了英语语法学习基本规律,有利于深化语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有效掌握与实际运用能力。 |
外语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运用循环递进法开展英语语法教学 |
|
阅读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评价初探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