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摘要 :运用循环递进法开展英语语法教学,即是教学中通过反复不断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刺激,不断感知,达到认知目的。具体做法是 :一、先整体后部分,提纲挈领 ;二、滚动前进,层层深化 ;三、叠相交错,互参对比。主要作用在于 :1. 能获得语法规则的良好认知效应 ;2. 有助于对语法知识的长时记忆 ;3. 有利于建立语法知识框架。 关键词:循环递进法 ;英语语法 ;教学 Abstract: This paper suggests teaching English grammar by adopting the method 褻ycle? namely, achieving the cognitive purposes through repeated stimuli and perception of grammatical knowledge to students. To put it in concrete terms, this includes: a) presenting a general outline and its major concepts first before coming to the details; b) deepening the study of the item in a gradual, progressive way and c) conducting the lecture through cross referencing and comparison.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can help to a) achieve a good cognitive effect of grammatical rules; b) enhance the long-term memory of grammatical knowledge; and c) set up the structure of grammar. Key words: cycle,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传统英语语法教学将各个语法项目看成单一的、互不关联的独立成分,教学中采取单线直进法,一个项目结束后接着另一个项目,强调一次完成,不注重内容反馈,互参对比。结果往往是学生所学知识印象不深,流于表面化,实际应用能力差,而且缺少完整语法概念,只见树,不见林。 Quirk等编写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应用循环递进(cycle)的方法,通过先识主干,后及枝叶,由词法→句法→章法,多次重复有关语法知识,先简后繁,层层扩张,循环渐进,逐步深化。第一章为总论,概括英语现状与地位,语法研究的对象、相关学科知识以及英语的各种变体。第二章至第十九章,共形成了三个循环。第二章“英语语法概观”为第一个循环,对英语语法及其概念和范畴进行总体概述;第二个循环从第三章至第十一章,论述构成简单句的基本成分 ;第三个循环从第十二章至第十九章,涉及更为复杂的句子结构。 我们认为,循环递进法也适合于外语教学,尤其是语法教学,可供借鉴。 语法教学运用循环递进法,即是教学中通过反复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刺激,不断感知、达到认知目的。所谓循环递进,并不是原地反复兜圈,而是强调波次前进,不断深化。 1.循环递进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1.1 先整体后部分,提纲挈领 也就是,教学中对语法知识首先作简略综述,只识主干、不及枝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初步轮廓,大致了解整个脉络,各部分在整个脉络中的位置、作用、相互关联情况等,然后依序前进,顺着脉络对各个部分逐一作深入探讨。Quirk等的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正是这样编写的。章振邦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也是开宗明义,在开头两章,概述了英语语法从词素→词→词组→分句→句子结构层次以及基本成分、句型,达到提纲挈领作用,然后各部分章节逐一详细论述。在语法教学安排中,我们首先需要仔细体会、把握这一大层次循环,并在具体语法项目教学中,也同样实践这一原则。如,学习动词非谓语形式,我们可首先对其总的特点、结构形式(包括小品词to的省略情形)、句法功能、时态、语态等的共性进行概述,使学生对动词非谓语形式有一个总的印象,形成整体概念。然后对不定式,分词做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句法功能、语态、时态、复合结构等逐一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归类、概括,总结出带规律性东西。 语法教学中从整体到部分作循环递进,首先意味着教学中对同类语法项目进行综述、归类。例如,学生学习中常常误将冠词、指示代词、物主代词、不定代词等同时并列使用,如,their those books, my that pen, her the boy等。究其原因,显然是这些词类都起特指作用,因而导致使用中相互排斥这一特点不明所至。教学中如能从限定词这一大范围角度进行概述,学习这些词类的共性以及各自个性,无疑有助于防止此类语法错误。 1.2 滚动前进,层层深化 每个语法项目都有一个逐步积累和系统化过程,教学中拟采用滚动前进,层层深化的办法,由易到难,涉及面小的先讲、涉及面宽的后讲 ;同一语法项目多层次、多方位反复深入进行探讨。如,被Quirk等称为“无限复杂”的英语名词短语,由于是一个多层次结构项目,教学中不宜集中传授、一次完成,拟按层次分散成几个语法点,结合有关语法项目一个个点破、归纳,逐步使这一语法知识系统化。第一层次 :结合学习句子结构一章,对名词短语构成成分,词序、功能等进行概述 ;第二层次 :分别学习名词的数、格、性 ;第三层次 :探讨名词短语修饰语的类型、作用、位置等 ;第四层次 :由于英语形容词大多作名词短语修饰语用,对不同性质的形容词的位置、词序宜在形容词章节中专门探讨。其他名词修饰语,如介词短语、动词非谓语形式、关系分句等在其他有关章节分别涉及 ;第五层次 :从语用角度深入探讨名词短语建构特点以及与代词等的替代关系 ;最后系统归纳、小结,重复有规律的反应序列。又如,为了使学生完整、准确掌握现在完成时的概念、结构、用法等,教学中也宜分层次进行。第一层次 :介绍“时”与“体”两个不同概念 ;第二层次 :学习现在完成时的“已完成”和“未完成”两种用法及其结构 ;第三层次 :现在完成时与其他时态、特别是一般过去时的对比 ;第四层次 :现在完成时与有关时间状语连用情况 ;第五层次 :现在完成时与动词词汇意义(状态和动作两方面)的密切联系情况,主要表示短暂动作的动词在现在完成时中不用于未完成体情况以及have been+表示一般时间的状语、have been、have come/gone等结构的区别等。各个层次,依次逐个掌握,牢固掌握一个再学一个,不断积累,系统归纳,最终掌握英语现在完成时整个语法项目。 1.3 叠相交错、互参对比 也就是教学中注重语法层次间的密切联系,词进入词组、词组进入句子、句子进入篇章,层层包孕,前后关联,并注意同一语法项目在不同语法层次上的出现情况以及与有关或同类语法项目的对比研究。例如副词,学习其构词、类型和功能,无疑只有不脱离词组、句子、语境才有意义 ;其中一些与形容词、介词同形的副词,它们的不同用法与使用意义,以及这些副词与加后缀-ly的含义区别,也只有通过同类对照才能了解 ;探讨副词作状语的主要功能时,既需要通过同类状语(如频度状语)归类学习以区分用法,又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状语,如修饰性状语、评注性状语综合对照,以了解同一副词起不同状语功能时的不同作用与意义。例如: |
外语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
|
阅读下一篇:运用循环递进法开展英语语法教学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