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房产经纪人考试经纪相关知识备考辅导(84)

来源:环球职业教育在线发布时间:2012-12-28 10:17:38

  (二)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

  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是指建筑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或变形的性质,包括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硬度和耐磨性。

  (1)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材料在建筑物上所受的外力主要有拉力、压力、弯曲及剪力。材料抵抗这些外力破坏的能力分别称为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强度。

  (2)弹性与塑性。材料的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去掉后变形能完全消失的性质。材料的这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材料的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去掉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但也不即行破坏的性质。材料的这种不可恢复的残留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3)脆性与韧性。材料的脆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未发生显著变形就突然破坏的性质。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抗拉强度,所以脆性材料只适用于受压构件。建筑材料中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为脆性材料,如天然石材、陶瓷、砖、玻璃、普通混凝土等。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尚不致破坏的性质,如钢材、木材等。

  (4)硬度和耐磨性。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人或刻划的能力。材料的耐磨性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材料的耐磨性与材料的组成成分、结构、强度、硬度等有关。材料的硬度愈大,耐磨性愈好。

  (三)建筑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常规破坏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材料被用于建筑物后,要长期受到来自使用方面的破坏因素及来自环境方面的破坏因素的作用。如在使用中,摩擦、载荷、废气、废液等破坏因素的作用;在环境中,阳光紫外线照射、空气和雨水侵蚀、气温变化、干湿交换、冻融循环、虫菌寄生等破坏因素的作用。这些破坏因素的作用又可归结为机械作用、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它们或单独、或交互、或同时综合地作用于材料,使材料逐渐变质、损毁而失去使用功能。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