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4 命题研究:“读书不为他人忙”,“好脑袋不如烂笔头” 每过一段时间,夏教授就会召集我们访问学者“布置作业”,即科研课题。她总是兴奋异常地告诉我们:值得做的课题很多很多,就看善不善于发现和会不会做。要成为科研选题的有心人,平时要下功夫。首先要靠阅读输入:读专著、期刊,要读别人的,想自己的,而且读书不为他人忙,就是为了积累了解和刺激思考。读后要输出,靠写作:不怕写,不怕改,好脑袋不如烂笔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她定期将自己出席学术会议、浏览阅读期刊文献、与学者教师交谈等途径产生的科研设想逐一列成论文题目,给我们边提点边讨论,并且把我们“brain storming”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详细记录在案。她要求我们分别“认领”课题回去做。最让我历练提高的就是这个做论文的过程。动笔之前,她先与我讨论,讲她对该课题的思路;紧接着,她要求我把她讲过的思路和要点“吐出来”,从中看我是否“入戏”。每次交第一稿,一定得准备被全盘否定,因为导师要求很严格,稿子被改得“满脸通红”,评语让人无地自容。“思路混乱、逻辑不清、目的不明、文字粗糙”是常见的批评。大删、大改、大补充、大调整直至第5稿也不奇怪。夏教授不但批改认真仔细,而且不惜时间,还要约我耳提面命。她的点评句句刺中要害和弱点,听起来没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就会眼泪汪汪。但是,我对自己说,没有这样的学习过程,哪会有所提高呢?这是一种“刮骨疗伤”啊,怎能不痛呢?事实是,一篇拿得出手的论文,一定是反复修改过十多遍甚至无数遍的产物。这样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做学问的严谨和艰难。 2.5 交心谈心:亦师亦友,心心相印,情感交融 与导师在一起,最大的幸福是被请到她家吃饭谈心。她完全把我们当成她的亲生儿女,从买菜,到烹饪,乃至餐前餐后的洗涮,夏教授都不让我们动手。看着我们吃,她特别开心。我们无所不谈,谈婚姻、家庭、工作、人生、苦乐、哲理,互相倾诉,互相抚慰,互相解惑,又俨然像朋友,像知心人,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她丰富的人生经历、洞察心理的敏锐与对后辈的体贴关怀,常常令我感动不已。连同我们的配偶家人,也自然而然和她成为了一家人。从2002年以来,夏教授先后接受指导的国内访问学者已经有14人,来自新疆、沈阳、青海、贵州、广西、重庆、广东肇庆、珠海、佛山、广州,他们中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她与大家结下的缘分和友情至今没齿不忘,真正是忘年交。在最近教育部召开的国内访问学者工作总结会上,夏教授指导国内访问学者的经验还得到推介宣扬。她指导访问学者做到“十有”和“五利用”:有计划、有要求、有指导、有标准、有示范、有命题、有任务、有交流、有检查和有标志性成果;她让访问学者尽量充分地利用她已有的专长、资源、项目、机会和智慧。在中山大学访问的一年半时间,已经成为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3. 国内访问学者培养模式对青年教师发展的积极意义 在这一年半访问的时间里,笔者深深感受到国内访问学者培养模式对青年教师发展非常有帮助,其成功因素和积 极意义在于该培养模式特有的优势。优势之一是导师资源优势:改革开放至今二十多年,国内高校各学科领域的领军人和富有建树的专家学者纷纷崛起,形成了行内公认、推崇的导师群体。他们既了解国际前沿的学科发展,又有各自的研究专长,这种导师资源就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宝贵资源,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优势之二是名校资源优势:导师所在的学校一般是211或985工程重点发展的名校,办学资源和学术氛围都有优势。特别有利于青年教师分享利用的资源包括博士点和硕士点的专业课程、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教学设备、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国际国内交流来访的学术权威所作的讲座、国家或国际级的学术会议、论坛、沙龙等。优势之三是门槛条件优势:成为国内访问学者不需要考试入学,学习时间适当(半年到一年),学习方式较函授教育正规但较脱产学历教育宽松,十分适合青年教师。 总而言之,到名校做访问学者,在优良的学术环境下,在具有研究指导能力的导师门下,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观摩、参与、交流、思考、研读、研究、研讨、写作、反思,有目的、有针对性、有条件支持地进行个性化补缺和发展。青年教师可以反思过去当学生时期求学的盲目性、当教师时期治学的忙乱性、当访问学者期间研学的历练性,对求学之道、治学之法、研学之路、有更为理性的深刻认识,从而能及时跟踪外语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学术动态,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为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 外语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语料库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得失与展望 |
|
阅读下一篇:国内访问学者: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