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本刊在2006年11月号上刊登了一则征稿启事(详情见当期第64页)。此次征文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本刊从来稿中择优选五篇,请国内的几位专家作匿名评审。 本刊编辑部综合了各位专家的意见,现在,正式公布此次征稿活动的结果。 结果如下: 第一名:对联英译的美学标准——陈奇敏,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二名: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之两个译本,张菊芳,武警学院基础部 第三名:对联翻译:“忠实的美人” ——兼试评《红楼梦》中一副对联的英译, 徐岚,重庆邮电大学外语学院 第四名:文本的文化心理分析在翻译中的作用——兼论曹雪芹对联的英语翻译, 黄秀国,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 第五名:智者通也——“智通寺”对联英译评析,贾卉,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毛荣贵教授不仅逐篇作了评析,而且还给我们写了一封短柬。本刊在揭晓本次征稿结果之际,向广大应征读者及参加评阅的有关专家们,表示诚挚谢意,同时发表毛教授的短柬。 本刊编辑部 2007年2月15日 毛荣贵教授给本刊的短柬 《疯狂英语教师版》的同志们: 你们好! 贵刊举办的这次征稿活动,很有意义。首先,征稿形式别具一格,征稿活动考量内容,不仅涵盖了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文字能力,而且涵盖了理论素养。更可喜的是,征稿活动除了形式精彩之外,其内容也同样精彩。《红楼梦》中的名联及其名译,可读性强、比读性强,值得咀嚼、值得成文。同时,这副名联,妇孺皆知、言简意赅。既是对目前社会一种世相的生动写照,又是警世箴言。逐篇细读,有“曲径通幽”之乐;认真排序,品“山外有山”之趣。 这五篇短文写得都不错,态度认真、分析中肯、文字老练,且能有机结合一定的理论,又提供了可读新译。当然,正如英谚所云,Comparisons are odious. (通常译作:人比人,气死人。)— 强中有更强,俏中含更俏。五篇文章的排序很难,我的一点意见,仅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而已。 希望贵刊能适应读者需求,今后能再次举办此类征文活动。 最后,冒昧提供我个人的译文,并提供简单说明。 原文: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参考译文: Though plenty is to be left behind, still he refuses to hold his hand back; Only at the end of the road, does he think of turning onto the right track. 【小注:汉语“身后”,相当于“百年之后”,是一常见委婉表达,其字面意义也很形象,值得咀嚼。而将“身后”译成了“死亡”(passing on/after death), 未尝不可,但是,“身后”二字的韵味则荡然无存,是否能译to be left behind?此外,原句中的一个“忘”字,用得很美,从英语修辞角度来看,那是运用了“understatement/低调”,“忘”字,确实可以直译成英语的forget,两位大家亦如此翻译。我的翻译欲另辟蹊径,试用动词refuse。refuse给我们先入为主的印象是“拒绝”,其实,refuse有一个更重要的含义,即to indicate unwillingness (to do something) ;不情愿;表示不情愿(做某件事)。如:refuse to leave(不情愿离开,并非“拒绝离开”)(参见《美国传统词典》),以refuse取代forget,可以更直接、更准确地表示“身后有余”者的心态,也可以进一步避免由于东西方文化之迥异,而可能造成西方读者对forget的片面理解。】 毛荣贵 2007年2月7日于上海 第一名 |
外语招生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yuloo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对联英译的美学标准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