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英语国家概况”新大纲中文考点(2)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10 14:21:39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后果:把英国人走出法国对两个国家都是幸事。若英国人继续留在法国,那么法国人在领土和财富上所占的优势,必然阻碍英国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发展;而法国如果被外国势力占领了大量的领土,其民族特性的发展也要长期受阻。

    Consequences of the Black Death 黑死病的后果

    黑死病是现代名称,指的是由鼠身上的跳蚤传播的,致使的鼠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14世纪传播到欧洲,1948年夏横扫全英国,夺去1/3人口的性命。

    后果:黑死病对经济影响深远。鼠疫导致劳动力匮乏,存活的农民处于有利的讨价还价的地位,从农奴变成雇佣劳动力。政府首次干预,制定法规维持低工资。1951年政府颁布“劳工法令”,规定农民们涨工资的要求,或雇主支付比地方官制订的工资水平要高的工资都是犯罪。这些镇压性措施以及一系列的人头税引起了广泛的极大不满。

    4. Transition to the Modern Age 向现代过渡

    The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玫瑰战争的性质和后果

    玫瑰战争一词,是19世纪的大作家瓦尔特。司考特创造的。后专指两支金雀花家庭的争斗。红玫瑰代表兰开斯特家族,白玫瑰是约克家族的象征。

    1455年战争爆发,1459至1460年双方多次交战。

    1485年8月22日,在莱切斯特郡的博斯沃思原野进行了玫瑰战争的最后一战。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打败约克家族的理查德三世,不久后他娶了约克家族的伊莉莎白,从而将两大家族联合在了一起,国家处于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

    后果:玫瑰战争是贵族间的权利争斗,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利益未被卷入。封建制度却遭受了致使打击,许多皇族血统的贵族阵亡,中世纪的贵族势力被大大削弱,名誉扫地。至此国王权力变得至高无上。

    Henry VIII and the English Reformation 享利八世和英国的宗教改革

    享利八世最大的成就是进行了宗教改革,改革的原因有三:

    第一,改革教会的渴望已有多年,现受马丁。路德成功的鼓舞,许多人认为时机已到;

    第二,人们痛恨教职人员的特权和财富;

    第三,享利八世需要钱。

    改革以一场离婚案开始,以脱离教皇而告终。

    改革的目的是使英国教会与教皇脱离关系,成立独立的英格兰教会。

    1529-1534年,英国逐渐与罗马脱离了关系。享利八世解散了英国所有的修道院和修女院,因为他们对教皇比对英国国王更忠诚。

    1534年的《继位法》和1535年的《至尊法案》使改革得以进行,改革的三大影响:

    第一,强调君主权力,自然加强了享利的地位,他于1535年获“英格兰教会最高首脑”之称号;

    第二,议会以往从未做过如此漫长而重要的工作,结果议会的重要性也有所加强;

    第三,尽管享利并不想在任何方面改变神学,但他对教皇权力的打击鼓舞了许多人批评指责天主教,并希望转向新教。

    Elizabeth I and Parliament 伊莉莎白一世和议会

    总的来说,伊莉莎白能与议会合作。伊莉莎白只在需要政治支持时,才偶尔召集国会。她在皇宫内厉行节约以避免向议会要钱。但伊莉莎白与议会的关系经常动荡不安。

    议会希望在两方面能被承认:一是以书面形式,确认议会习惯上已享有的言论自由;二是议会能不女王邀请,随意地讨论重大问题。而伊莉莎白一件也未批准。

    伊莉莎白把5个问题看作个人问题:她的宗教,婚姻,对外政策,王位的继承和挑选未婚夫。

    Elizabeth's religious reform and her foreign policy 伊莉莎白的宗教改革和外交政策

    伊莉莎白的宗教改革:是各种观点的妥协。她中断了玛丽女王与罗马建立的关系,恢复了父亲享利八世建立的独立的英格兰教会。即保持天主教的教条及做法,但不受教皇控制。她的宗教和解政策既不被极端的新教徒(清教徒)所接受,也不为虔诚的天主教徒所接受。

    伊莉莎白的外交政策:成功地使两大天主教强国法国和西班牙相互争斗,从而避免了英国送入任何欧洲大国的冲突。通过她从未实现的联姻计划,伊莉莎白设法与法国维持友好关系,因此英国能面对来自西班牙的危险。

    1588年,击败西班牙菲力普二世的无敌舰队,表明了英国作为海上强国的优势,决定性地遏制了天主教欲重新控制北欧各国的疯狂企图,同时使英国在随后能成为强大的贸易国和殖民国。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英国文艺复兴的特点

    英国的文艺复兴始于1485年,都铎家族登上王位,有五个特征:

    第一,英国文化的复兴,更多是受到当时有文艺复兴思想的欧洲人的影响;

    第二,作为岛国,英国的社会和政治历史进程,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欧洲其它国家的历史进程;

    第三,由于14世纪伟大诗人乔叟的产生,英国本土文学相当有生气,关于融合外来影响而未被同化;

    第四,英国文艺复兴时的文学主要是艺术的,而非哲学和学术的;

    第五,文艺复兴与英国宗教改革同时产生。

    The Civil War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内战及其后果

    查尔斯一世认为他的统治权是上帝赋予的,即君权神授,这种立场激化了与议会的冲突。

    1642年8月22日,查尔斯一世号召所有支持者加入,第一次内战爆发。他得到英格兰和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支持,骑士派包括:贵族绅士,牛津和剑桥大学及教会团体。

    另一方面,议会得到英格兰西南部和伦敦市的支持,议会军由自由民,中产阶级和手工艺人组成,长老派教徒支持议会。支持议会者因为留短头发被称为圆颅派。

    1644年,国王的侄子鲁伯特亲王,在马斯顿沼泽战役中败给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铁骑军”,克伦威尔因此当上新模范军总司令。

    1646年5月5日,查尔斯一世在纽瓦德向苏格兰军投降,第一次内战结束。

    1647年10月,克伦威尔允许军团选举鼓动员,并拒绝了受平等派激发的《人民协议》。

    1647年11月,查尔斯一世得到苏格兰人支持,并入侵英格兰,第二次内战开始。

    1648年11月30日,议会军抓获查尔斯一世,将其送往伦敦高级法庭受审,被判死刑。奥利弗。克伦威尔签发了处死令,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人。

    后果:英国内战(1642-1646)又称为清教徒革命。国王的支持者主要是主教派成员和天主教徒,敌人则主要是清教徒。这是议会与国王间的冲突,也是城市中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与皇室传统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城市中产阶级的利益与清教相吻合,而后者则与圣公会教的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英国内战不仅推翻了英国的封建制度,而且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英国内战被看作是现代世界史的开端。

    The Commonwealth under Oliver Cromwell 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的共和国

    奥利弗。克伦威尔和“残余国会”(议会中投票赞成处死查尔斯的议员)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克伦威尔毫不留情地镇压了爱尔兰的起义,同时镇压平均派。1653年根据《政府文告》,他成为英格兰共和国护国公。克伦威尔不断以法令治国,建立直接的军事统治。人们对处死国王和让军队掌权渐生悔意,同时清教徒又严厉控制全国的道德。

    这时期的其它特点是:建立殖民地和进行殖民贸易,容忍所有宗教,更加了解经济,但议会害怕军队会永久掌权。

    The Restoration and Glorious Revolution 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

    王朝复辟:1658年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他的儿子理查德继任护国公,政权开始瓦解。将军乔治。蒙克占领了伦敦,并安排新议会选举。1660年议会要求前国王的儿子从流亡地回国作国王,称查尔斯二世,从而解决了危机。

    光荣革命:查尔斯二世去世后,其弟詹姆斯二世继位,他是天主教徒,因此宗教冲突达到顶点。英国政客反对詹姆斯二世,呼吁信奉新教的国王奥兰治亲王夺取王位。1688年11月15日,威廉在托尔比登陆并占领伦敦,过程相当顺利,既未流血也未处死国王,这就是光荣革命。

    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接受了《权利法案》,此法案剥夺了罗马天主教徒的继位权,确立了议会权力至高无上的原则,保证了两院的自由言论权,之后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共同加冕为王。从此,议会限制王权的君主立宪制时代开始了。

    5.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大英帝国的兴衰

    Whigs and Tories 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

    辉格党人:反对绝对王权,支持新教徒享有宗教自由。具体主张:削弱王权,同情非国教徒,保护商人和银行家的利益,赞同议会改革,但就改革的深度不能达成一致。19世纪中叶,与部分托利党人结盟组成自由党。

    托利党人:是一批持传统观点的人,支持世袭王权,不愿去除国王。主张保留君主和英格兰教会的权利,认为非国教徒是对英格兰教会的威胁,想严格地维护法律与秩序,害怕下层造反,坚决反对议会改革,只同意某些人道主义改革。是保守党的前身。

    激进派:彻底改革议会制度,在议会中支持者较少。

    Agricultural changes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18世纪末的农业改革

    18世纪中期,择规模更大,经济效益更高的“分界田地”农作法,取代了自5世纪起延用的“开放式农田”制度。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圈地法》被通过,这使较为富有的地主可以夺取佃农的土地,并把夺取的土地划入圈地内,至此开放田地制结束,并引进了农作物轮耕制度。乔治三世对农业变革极为热心,因而得到了“农夫乔治”的绰号。

    1740年后,圈地运动更为频繁,当时进行的对法战争是地主圈地的诱因。农业圈地的结果有利有弊:

    第一,随着农场兼并,农场变得越来越大;

    第二,人们消费的蔬菜奶制品越来越多,饮食种类更加丰富;

    第三,佃农被赶出土地,被迫到城镇工作,导致地区暴动和移民海外;

    第四,农村关系中产生了新的阶级对立。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Britain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对英国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指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工业的机械化,以及因此导致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

    最早的变革发生在纺织业,尤其是棉布和丝绸业。1770年引进了水力驱动的机器。

    约翰。凯发明的“飞梭”提高了手织速度;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的“詹妮纺纱机”改革了纺纱;理查德。阿克赖特的“水力纺纱机”和寒缪尔。克朗普顿发明的“骡机”彻底取代了人工纺纱,先后使用水力和蒸汽进行驱动;爱德蒙。卡特莱特发明的“动力织机”使纺织的速度赶上了纺纱的速度。

    17世纪末,托马斯。纽卡默设计了第一台蒸汽机;詹姆斯。瓦特改良了设计方案,于1765年发明了高效蒸汽机。铁的冶炼和锻造业也有发展。交通的改善与生产并行发展。

    影响:工业革命使英国在1830年已成为“世界工厂”,工业生产居世界第一。城镇迅速兴起,成为国家财富的源泉。机械化摧毁了那些无钱投资的人们的生计,工人们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生活。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后来形成了工会制度。

    18世纪最后几十年,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令英国统治者大为吃惊。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