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小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题及解析(10)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2-02-06 10:43:32
1.最早提出环境决定论的是行为主义创始人( )。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华生
D.维果茨基
2.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习得新的知识经验的理论学派是( )。
A.完形-顿悟说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 )。
A.道德理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4.小芳在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时,总是要先看同学、老师们怎么看,她才怎么看,其知觉方式属于( )。
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场独立型
5.李华同学因在班上排名靠后,为了改变自己在班上的排名暗暗地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答案解析:
1.C[解析]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他最早提出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2.B[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或先前学习中已经获得了丰富经验与知识,即使出现一些未接触过的问题,他们也会从自己的经验背景出发形成某种新的认识,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习得新的知识经验。
3.BFM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
4.B[解析]场依存型指人们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型则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线索作为参照,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冲动型指尚未搞清问题要求时就对问题进行解答,沉思型则倾向于深思熟虑。
5.C[解析]认知内驱力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理解,并掌握知识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交往内驱力说法不妥。为了改变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源于自我提高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