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紧扣主题,精选素材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2-2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1.材料取舍的一般步骤

    取舍材料就是要从平时所积累的材料中选取那些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写文章之所以要选材,就是因为平时所积累的各种材料性质、类别各不相同,我们只有经过认真的鉴别、选择和加工,才能使所选取的材料更好地表现中心思想。取舍材料分以下两步:

    第一步,就是要对所占有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择出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来。一般来说,在中心思想确定之后,写作时都会在中心思想的激发下联想起种种材料。这些材料有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有些则不一定密切;有些是主要的,有些则可能是次要的。这就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鉴别保留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主要的材料,去除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次要的材料。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表现中心思想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步,就是对所选取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使其更真实、更典型。第一步所得到的材料虽然可以用来表现中心思想,但它本身仍是原始的、粗糙的。为了使所选取的材料更真实、更典型,能够更充实、更有力地表现中心思想,就需要对它进行再加工、再提炼。这个过程,就是对原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过程。经过这样的思维加工,使原材料舍弃了那些偶然的、表面的、片面的、枝节的部分,保留了最有代表性的、最富有特征性的、最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成分。这是对原材料的进一步改造。由于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因而也就更有效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申论测试材料取舍的两个方面

    申论应考中的取舍材料,就是要从众多的原始材料中进行选择,选取那些真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成为文章能够表现或说明思想的材料,去掉那些多余的材料。选材的基本要求有两个:一要“紧”,即紧紧围绕主题选材;二要“精”,即要选取那些典型材料。具体地说,材料的选取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二是直接使用材料中的素材作为论据。

    (1)提取“有用”信息。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筛选并提取材料中对论述有用的信息,是论述写作的重要环节。信息是指材料中的关键要领和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解释与阐述等。材料对信息的阐述呈现多方位、多角度的复杂性。要准确、快速地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善于正确筛选词义。词义即词语的意义,即对一个词语进行剖析,根据语言单元来断定其真正含义。分清词语语气的轻重,以及所包含的感情色彩,即是赞美、肯定、褒奖、喜爱,还是批判、否定、贬斥、憎恶,从而筛选出该词在材料中的具体含义。

    ②辨析词语的一般含义与特定含义。一个相同的词,在不同的文章或者场合中所表达的意思会有所不同。所以要分析材料中词语的具体含义,材料中用的是该词的一般含义,还是其特殊意义。这对理解整个句子乃至整篇文章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③结合背景知识理解、概括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有的词语我们平时很少接触,很少见,很难理解和把握其意义,这就要结合背景知识来揣摩其含义,来理解该词语在材料中的表达作用。

    (2)直接精选素材。在论证方案时,需要相关素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说明相关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选材能力。选材的原则有两个:第一,所选素材要能为方案的论证服务;第二,在符合第一个原则的前提下,所选素材还要精,只有精选素材,才能既显示考生遣词造句的才能,又避免文章冗长拖拉。

    3.材料取舍能力锻炼方法

    根据选材的基本要求,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锻炼思维能力:

    (1)围绕中心思想选材。中心思想是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酝酿而成的,而中心思想一旦确立,它又成了选材的依据和出发点。只有做到所选取的材料与中心思想一致,才能使材料有效地表现或说明中心思想。

    围绕中心思想来选材,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按理说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在实际写作中,材料偏离中心思想或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情况又是经常发生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从思维方面来看,缺乏思维的主题意识,在选材过程中不能自觉地用中心思想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思维主题意识不强的人,不仅选材容易偏离中心思想,而且平时的说话中也经常会出现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的情况,这说明考生的思维结构还是不完善的。所以,要做到能够围绕中心思想选材,从根本上说应该强化思维的主题意识,即无论说话还是写作,时刻要想着我要表达一种什么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来提取相关的材料,形成在思维主题严格控制下的思维过程。

    (2)选取真实可靠的材料。文章写作应该具有丰富的材料,但是由于原有的材料仍带有一定的原始性质,因而并非每个材料都可成为文章要用的材料。选材,首先要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和比较,鉴别哪些材料是真实可靠的,哪些材料是虚假无用的,去伪存真,选择真实可靠的作为文章的材料。从文体来说,议论文的材料亦即论据,必须选择经过检验或反复调查核实证明为真正的事实或观点,否则不用它作为论据,就会犯通常所说的“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这就需要对原有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和选择。

    (3)选取典型意义的材料。选取典型意义的材料,关系到文章的题材能否足以表现或说明中心思想。如果所选取的材料仅是客观的、真实的,但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在表现或说明中心思想上便缺乏说明的力量。去粗取精,就是要在材料真实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分析、比较和综合的方法,使材料达到典型性的要求。为此,在选择材料时,一是应该通过分析、比较的方法,选取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摒弃那些一般性的材料。二是要对被选取的材料进行现加工,滤除材料中的那些偶然性的、表面的、片面的、枝节性的成分,使材料更精粹、更典型、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经过这样的反复筛选和加工制作,便可得到最足以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

    (四)综合思考,老练布局

    布局是指材料的结构安排。中心思想和材料是文章的内容,布局则是文章的形式。有了中心思想和材料,还要进一步考虑怎样按照中心思想的要求把材料组织起来,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确定文章的布局,从总体上讲,就是要研究文章内容部分与整体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文章内容的安排有序化,并体现出内在的逻辑联系。具体讲,就是要考虑确定怎样的线索来连贯材料,确定怎样的顺序,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安排材料,如怎样开头和结尾,怎样划分段落层次,怎样过渡和照应,等等。

    1.布局的思维过程

    确定文章的布局,主要运用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它大体要经历以下的思维过程:

    首先,要从中心思想出发,将整体内容分解为部分。在开始构思文章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有了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也大体有了所要运用的材料,但这时文章的内容还是未被分化和组合的一个较为杂乱的混沌的整体。要想使其有序化,就得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选择合理的角度或着眼点,将混沌的整体分解成部分。这种分解,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实现的。只能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才能认清各种材料的性质和类别,而一旦将整体的内容分解为部分也就意味着对各种材料进行了归类和综合。为了能够识别各种材料的性质,看这些材料表现着哪一方面的中心思想,有时又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整体内容经过这种分解的过程,即初步体现出了内容之间的层次性。

    其次,要研究内容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确定各部分内容在整个结构中的位置。文章的合理结构是文章内容之间逻辑必然性的反映。因而在将整体内容分解为部分之后,接着就应该弄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议论文为例,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有的部分是为了提出论点,有的部分是为了证明论点,有的部分侧重于立论,有的部分侧重于驳论,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在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上,有的属于并列关系,有的属于递进关系,有的属于因果关系,有的属于转折关系,这些不同的关系反映着内容之间不同的逻辑联系。当我们弄清了部分与整体和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后,就会根据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比较容易确定它们在整体结构中所应处的位置,合理地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使整个文章言之有序,顺理成章。

    由于文章的内容不同、体裁不同,文章的布局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考虑文章布局的时候,既要注意到思维的逻辑性,使文章的组织严谨而周密,又要注意到思维的灵活性,力求新颖而富有变化。同样是以时间为序,到底采用顺叙的方法,还是采用倒叙的方法,在顺叙中要不要安排插叙,这就要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