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面试备考之面试中的言语技巧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2-29 11:46: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面试对语言的基本要求
在语言方面,应考者谈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同等重要。主考官不仅对应考者讲了些什么关心,也对应考者怎样讲,讲话时应考者的语调、声音的高低、讲话速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对应考者而言,只要讲话条理清楚,不急不慢地通过表情、语调、声音等诸方面的配合,传达出自己真诚、乐观、热情、大方的态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语言方面,应考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谈话时若无特殊情况不可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即使是有某种原因,也要以适当的方式。打断别人的讲话是很不礼貌的,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很介意,在面试这种正规的场合更应避免此类不良习惯。
(2)讲话时不可有太多的手势语或口头禅。讲话时口头禅太多,让考官听起来费劲;而手势太多,让人看了也会觉得别扭。
(3)讲话时普通话应力求标准,不可讲错字或念错字音,否则会给人感觉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行,这等于暴露了自己的一个致命弱点。方言也不要用,毕竟你还没有成为名人,方言不仅不会增加你的特色,反而会给考官留下不良印象。
(4)讲话时不可以自负的方式、语气说话,即话不能说得太满,当然也不必太谦虚。太自负的人等于贬低了听众,考官不会对这种人有什么好印象;而太谦虚会让人低估你的真实能力和水平。
2.注意不良语言习惯和面试用语
面试中应考者说话要谨慎,不要使用一些不良的用语和语言习惯,具体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1)使用极端评价。
语义的确定性应适时而定。有的应考者形成一种语言习惯,就经常使用绝对肯定或很不确定的词语。例如一些应考者总是说:"肯定是……""绝对是……",显得比较固执或夸张;另一些应考者却老把"也许"、"可能"、"差不多"、"还可以吧"等挂在嘴边,显得缺乏自信。这两种情况对于面试结果都会有不良影响。
(2)语言呆板、乏味。
有的应考者说话时词语显得特别贫乏,回答问题就像小学生解问答题一样:"因为……所以……",这样即使内容很精彩,但也会令人感到乏味。所以,应考者应尽可能地变换句式,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等。例如"因为"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换成"因此"、"由于"、"之所以……是由于……"等等。当然,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真正做好还得靠平时的功底和有意识的训练。
(3)不要轻易假定对方知道某事。
有的应考者经常使用:"众所周知……""正如每个人所了解的那样……"等话语,似乎面试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或认可这些事。这样的话易造成考官心中的逆反心理,"我就不知道……".
(4)不让考官插话。
有些应考者前一句话刚完,马上又抢着说下一句话,并在话题连接的部分插入无意义的"所以""而"等连接词,让自己的语言"外壳"水泄不通,难以让考官插话以做出适当的响应。例如某应考者这样说:"我要说的就是这些……所以……换句话说……".要知道,面试是一种双向沟通,所以得让考官有插话的机会。
(5)说话时不注意考官的反映。
有的应考者一进入面试情境就很投入,这本是好事。但有的应考者可能太投入了,以致于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说,对考官的反映一无所知,这样就起不到良好的面试效果。因为也许考官嫌你太罗唆了,可你还是在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口才",这样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正所谓"吃力不讨好";也可能考官正对你的某种观点感兴趣的时候,你却突然转到一个其他的无关话题上,这都是不善于"察言观色"的结果。我曾有一位朋友,在一次很关键的晋职面试中,本来对问题的回答已经很完整了,可是他自己还想多说点,结果考官都有点不耐烦了,可他一点也没觉察,还在那儿不着边际地说,结果当然是很不理想。比较好的做法是,应考者边回答问题边观察考官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回答。
3.面试时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怎么办
面试时往往出现这样的局面:或因考官的口音不易懂,或因应考者一时思想不集中,应考者对考官所提问题大意没搞清楚,这时怎么办?首先记住不要凭自己的小聪明胡乱猜测,因为那样有可能使你开口千言,离题万里,导致面试失败。正确的做法是:有礼貌地请考官重述一遍,弄清问题大意再做回答。在面试过程中,偶尔请考官重述一遍不会给考官造成不良印象,但你若一连几次都这样做,可能说明你的反应迟钝。所以,你一定要精神集中准确地搞清问题大意。如果遇到考官本身对问题表达不准确时,千万不要直接点穿,这样既不礼貌,也会引起考官的反感。你应该用委婉的语气请教考官不明确的部分,他即使不回答,也会稍加解释,这样既可达到搞清问题的目的,又可以给考官留下一个态度诚恳,虚心好学的印象。
4.面试时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怎么办
有时在面试中,对于主考官提出的问题,应考者会不知道怎么答。这种情况,尽管不多见,但一旦发生了,你应注意以坦诚的态度面对现实,若果真是一点也不清楚怎么去回答,就应实事求是地告诉考官,这个方面的知识未接触过。作为考官他可以理解你的回答,因为世界上没有人什么都懂。人也不一定十全十美才受人喜欢。有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在台上进行智力竞赛,其中有一个学生答对了题目,另一个学生也答对了题目但是将桌子上的咖啡碰洒了,还有一个学生答错了题目。然后对台下的观众进行调查,看他们更喜欢哪个学生,结果发现他们更喜欢那个答对了题目同时不小心将咖啡碰洒了的学生。这就说明其实人们更喜欢有一点小缺点的人,十全十美的人反而不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在面试中应真实地表现自己,哪怕是自己的不足也不要过分遮掩。
许多应考者碰到自己回答不出的问题或自己感到回答不好的问题时,心情很不好,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将这种不良情绪带到后面的面试中去,否则你肯定不能成功。要知道,面试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一道面试题没有答好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你自己认为这下完了,肯定不能被录用了,这样你就等于自己提前放弃了竞争,而事实上可能后面还有很多机会呢!所以在面试的任何阶段,自己千万不可放弃,要相信自己,尽力展示自己。
5.面试中是否需要迎合考官的观点
许多应考者认为,在面试中主考官所说的话都是不可辩驳的真理。于是,往往不管考官问什么、是否正确,都唯唯诺诺地顺着往下说,想借此来讨好对方,以为这样易被录取。殊不知,现在的用人单位大都喜欢有独立思考问题、处理事务能力的人,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独挡一面,保证工作效率。只会迎合别人,没有自主观点的应考者是容易被淘汰的,因为哪个单位领导也不希望下属是只会顺情说好话的"懦夫".特别是有经验的考官常会提出一些似是而非、亦此亦彼的问题,以探测应考者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只一味奉迎,其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面试中应考者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如果能被考官接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表明你是一个有思想、有性格的人,你的能力、水平符合政府机关对人才的要求,必定能赢得考官的赏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面试中考官的意见与自己的观点相左,一方面你不要固执己见、一味反驳,因为如此反驳必然要延误面试时间,同时又破坏了和谐的面试气氛;另一方面,你应抱着讨论、探索的态度,采取比较宽容的方式,实事求是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既维护了面试的和谐气氛,又能使考官倾听你的意见,接受你的观点,这对提高你的面试成绩大有裨益。
6.面试中说错了话怎么办
人在紧张时很容易说错话,如曾有毕业生在面试时出过这样的笑话:用人单位主考官问,"阁下认为我公司发展前景如何?发展动力是什么?"这位毕业生太紧张,听完提问后,不假思索地说:"我阁下认为……".对于大多数应考者来说,由于精神紧张或其他原因,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一些口误或用词不当等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后怎么办?有的应考者遇到这种情况后马上血压升高,脸红到脖子根,说话也语无伦次。尤其是年轻一点的女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伸一下舌头,或默不作声,这样做必然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给面试的顺利进行造成障碍。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