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7-22 15:05:23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美育思想,在中国可以追溯到(   )

    A.原始时期B.先秦时期C.魏晋时期D.两汉时期

    2.感性教育是美育的(   )

    A.中介B.基础C.目的D.内容

    3.健康人格和病态人格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

    A.整体性B.协调性C.创造性D.情感性

    4.把美育的功能看作是“美人”、“美政”、“美俗”的思想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

    5.西方最早提出较为系统的美育思想的是(   )

    A.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和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D.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

    6.音乐是一门(   )

    A.空间艺术B.时间艺术C.静态艺术D.动态艺术

    7.人格美与人体美、服饰美共同构成(   )

    A.心灵美B.人的美C.行为美D.风度美

    8.(   )曾指出,人“已经在自己周围创造了被称之为文化的第二自然”。

    A.马克思B.席勒C.恩格斯D.高尔基

    9.实用语主要用于人的(   )

    A.艺术创造B.外交礼仪C.日常生活D.教学用语

    10.精神文明指(   )

    A.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B.精品工程C.思想政治工作D.英雄模范的思想言行

    11.科学美是(   )

    A.现实中的美B.精神领域中的美C.生产实践的美D.科学实验的美

    12.视觉艺术一般偏重于(   )

    A.表现B.象征C.再现与摹仿D.摹拟

    13.知美教育主要应当让学生知道(   )

    A.美的本质B.美的各种表现形态C.美的规律D.各种美学理论

    14.古人所说的“礼乐”的差别,也是今天所说的(   )

    A.美育与智育的差别B.德育与美育的差别C.德育与智育的差别D.德育与体育的差别

    15.审美感兴能力的形成发生在人的(   )

    A.学龄晚期B.少年阶段C.学前期D.表少年阶段

    16.让学生参与美的创造,既是美育的任务之一,也是美育的(   )

    A.目标B.手段C.目的D.媒介

    17.(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A.行为B.举止C.神情D.手势

    18.在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过程中,教师(   )

    A.只是审美主体B.只是审美客体C.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审美客体D.只是受教者

    19.教师应努力把一般教育创造性提升到(   )

    A.审美的高度B.实践的层面C.知识教育的水平D.理论的高度

    20.(   )是保证具体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审美的形式、规律、完善教学质量、使之产生生动的美育功能的基本手段。

    A.语言审美化技能B.课程审美化技能C.艺术表现能力D.艺术批评能力

    21.创造力的实质与核心是(   )

    A.创造性想象B.创造性思维C.观察力D.记忆力

    22.美育与智育的关系,实质上是(   )的关系。

    A.美与善B.美与真C.美与伦理D.美与教化

    23.13岁—20岁的青少年的审美标准具有(   )

    A.单一性B.确定性C.相对性D.批判性

    24.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的是(   )

    A.智育B.游戏—艺术美育C.艺术教育D.游戏

    25.学校美育的形式以(   )为主。

    A.课堂教学的美育B.课外活动的美育C.校园美化D.学校领导的重视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