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根据《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对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要求,以下不符合的是()。 A: 做好清污水分流,减少渗沥水产生量 B: 填埋场终场后,要进行封场处理,进行有效的覆盖和生态环境恢复 C: 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单元式作业,做好压实和覆盖 D: 填埋场封场一段时间后,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的非建设开发和利用 参考答案:D 详细解答: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满足要求的防渗层,不得产生二次污染。 ②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单元式作业,做好压实和覆盖。③要做好清污水分流,减少渗沥水产生量,设置渗沥水导排设施和处理设施。对易产生气体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气孔、气体收集系统、净化系统和报警系统。④填埋场运行管理单位应自行或委托其他单位对填埋场地下水、地表水、大气要进行定期监测。⑤填埋场终场后,要进行封场处理,进行有效的覆盖和生态环境恢复。 ⑥填埋场封场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才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的非农业开发和利用。 2.根据《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如果热电厂项目的()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不落实,则该项目不予审批。 A: 污染治理专项基金 B: 热力网建设资金 C: 除尘设备 D: 污染物排放综合治理方案 参考答案:B 3.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的技术原则。 A: 防治污染、节约资源 B: 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C: 资源可持续利用 D: 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参考答案:D 详细解答: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具体包括:①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无损或受损最小;②发展干法或节水的工艺技术,减少水的使用量;③发展无废或少废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④矿山废物按照先提取有价金属、组分或利用能源,再选择用于建材或其他用途,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技术原则。 4.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属于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是()。 A: 在依法划定的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所在地、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 B:在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C: 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D: 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 参考答案:B 详细解答:根据相关政策,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包括:①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②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ACD项都属于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5.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要强化环评审批的向上级备案制度和()制度。 A: 定期复核 B: 责任追究 C: 向社会公布 D: 评议考核 参考答案:C 6.以下不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是()。 A: 围海造地建设项目 B: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项目 C: 南海油田建设项目 D: 餐具消毒企业建设项目 参考答案:D 详细解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ABC项均属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而D项属于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评价机构每年须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年度业绩报告表”,并于次年3月底前报()。 A: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B: 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 所在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 所在地环评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A 8.中国首次从宪法的层面对环境保护做出明确规定的是()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1954 B: 1975 C: 1978 D: 1982 参考答案:C 详细解答:我国197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对环境保护做了如下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一次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立法提供了宪法基础。 9.环境标准体系中的()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样品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与环境方法标准 参考答案:B 10.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经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连续()年未使用的,经国务院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A: 2 B: 3 C: 4 D: 5 参考答案:A
|
环境影响评价师辅导科目 |
主讲老师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报名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周建勋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冯老师 | 40 | ![]() |
10 | ![]() |
![]() |
环境影响评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2年环评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习题及答案58 |
|
阅读下一篇:2012年环评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习题及答案6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