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考“语文教育学”讲义(8)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10 10:10:14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第十二章 语文教育中的智力开发

    第二节 语文学科教育中智力开发的主要因素

    语文能力的思维品质

    1、思维敏捷性;

    2、思维深刻性;

    3、思维灵活性;

    4、思维独创性;

    5、思维批判性。

    语文学习元认知:

    是人们对语文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1、情感过程;

    2、意志过程;

    3、个性意识倾向;

    4、气质;

    5、性格

    第三节 语文学科教育中开发智力的途径

    一、开发观察力 (观察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二、开发记忆力

    三、开发思维力

    四、开发想象力

    五、组织维持注意力

    第十三章 语文学科德

    孔子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除“文”外,都属于品德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 语文学科德育的特点

    一、情与理的结合。

    二、在讲授内容与形式中实施德育。

    三、德育内容的非系统性。

    四、明朗性和隐蔽性。

    五、积极的内容和消极的内容同时存在。

    第三节 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熏染

    (二)课外阅读活动

    (三)语文课外活动

    (四)语文教师的影响

    中学语文学科德育的方法

    情感激发法:

    诉诸情感是语文课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特点。情感激发法,是以某种情感作为刺激,使学生被感染,进而发生相应情感变化的方法。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