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语文教学过程和原则 第一节 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 一、关于教学和教学过程的概念 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是教师、学生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手段等。 二、我国历史上有关语文教学过程的见解 传统学语文的程序:识字—读文—讲文—作文 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过程: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 凯洛夫的教学过程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和课型 一、预习课型 二、讲读课型 三、讨论课型:是组织学生通过共同讨论来探索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课型。它的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研讨。可以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克服一言堂所造成的学生消极被动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练习课型 五、参观课型 六、自读课型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原则 语文教学原则:就是语文教学原则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它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而提出来的。它是语文教学中特有的本质联系,体现着语文教学的固有规律,对中学语文教学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文道统一的原则 一、古人对文道关系的认识: 文是文章的形式,道是文章的内容,文因道存,道以文显,文章的形式和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文道统一原则提出的依据: 1、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和特征决定。 2、是语文教育规律的反映。 3、是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决定的。 4、几十年的历史证明,能否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是关系到语文教学成败的大问题。 三、正确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 第一,要全面认识文道统一的含义。三个意思:即一篇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第二、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计划安排。 第三、在听说读写中努力贯彻文道统一。 第四、要克服一种错误认识。 (二)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 (三)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四)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
热门资料下载: |
< |
自考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自考“语文教育学”讲义(3) |
|
阅读下一篇:自考“语文教育学”讲义(5)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热点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