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1)三结合教育的内涵。 三结合教育指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教育,要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协调、形成合力,对学生共同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2)三结合教育合力的意义。 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 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 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它们之间不能够互相替代,只有将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三结合教育的基本形式。 三结合的基本形式有:①互相访问;②通讯联系;③家长会和家长学校;④教育讲座。 30.【答案要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决定的。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具体的教育对象和特定的教育场景来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学生施加影响。在教育这种特定环境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其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习获得身心的发展。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强调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活动中养成习惯,进而获得科学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相对,这是“学生主体观”,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即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和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他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塑造,而是能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 |
热门资料下载: |
教师资格考试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10) |
|
阅读下一篇: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