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 山东
报名咨询热线:010-51268840、51268841
教师资格考试网
 新闻资讯  报考指南  政策大纲   经验心得   优秀推荐课程   教师资格备考圈   答疑交流区
 考试科目: 心理学: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学习辅导 教育学: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幼儿 | 小学 | 中学  普通话  说课   爱童世纪教育中心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3) 及答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2 15:40:12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A【解析】l957年,在生产资料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3.D【解析】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4.D【解析】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5.D 【解析】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
6.B【解析】见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7.C【解析】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8.C【解析】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它在课程类型上属于隐性课程。
9.C【解析】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重点要考虑科学性和思想性。
10.C【解析】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11.D【解析】学科标准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12.B【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启发性教学的原则。
13:A【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14.B【解析】效度是一个测试能够测试出它所要测试的东西的程度,即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
15.D【解析】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16.B【解析】根据这句话的含义和疏导原则的定义,可知其反映的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17.B【解析】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
18.D【解析】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9.C【解析】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法。
20.B 【解析】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见学习精要中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热门资料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论坛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教师培训咨询电话:010-51294794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
·考试时间:一般在10月至12月间
·报名条件:适应教师需要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公民
教师考试科目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