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简答练习题及答案18
1.怎样才能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2.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2. 一定的组织结构,这是一个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 3.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是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 4.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3.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5.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第一, 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第二, 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 第三,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一、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第二、协调和指挥班级团队活动; 第三、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 6.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