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05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B)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从活动的性质上来说,课外活动具有 (A ) A.自愿性选择性 B.伸缩性多面性 C.灵活性多样性 D.独立性自主性 2.“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这是一种 (C ) A.德育基本规律 B.德育基本途径 C.德育主要方法 D.德育主要原则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 ) A.倒U型关系 B.线性关系 C.正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5.会骑自行车的人,有利于学习驾驶两轮摩托车。这种现象属于 ( C ) A.变式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 6.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教师职业道德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规范和要求,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C ) A.本质性 B.继承性 C.共同性 D.稳固性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B )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C.对学校文明的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8.教育行政复议机关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期限是 ( D ) A.15天 B.30天 C.45天 D.60天 9.下列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 ( B ) A.立法解释 B.学术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10.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语速控制在 ( B ) A.每分钟100字以下 B.每分钟100-150字 C.每分钟150-200字 D.每分钟200字以上 11.掌握学科教材结构是指 ( d ) A.把握课本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B.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C.在研究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D.把握特定阶段学科知识的内容及其构成关系 12.一切组织教学的措施都必须服务于 ( c ) A.维护课堂秩序 B.执行课堂教学计划 C.实现教育目标 D.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学科教学目标是指 ( d ) A.学科各章节教学目标的总和 B.学科各知识点教学目标的总和 C.学科课堂教学目标的总和 D.学科教学的总目标 14.抓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希望独立做事体验成功的“小大人”心理,让学生参与管理,做学校的主人,主要符合 ( B ) A.全员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联动性原则 15.“多关心,少批评”行动原理的代表人物是 ( D ) A.罗杰斯 B.魏书生 C.德雷克斯 D.麦克菲尔 16.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C ) 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 B.教学方法就是学法 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D.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 1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进行独立作业,并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来获取知识,培养实验技能的教学方法叫 ( A ) A.实验法 B.发现法 C.参观法 D.读书指导法 18.暗示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 A ) A.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 19.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 ( B )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0.在非指导性教学法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 ( A ) A.促进作用 B.领导作用 C.管理作用 D.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