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涉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②《统计法实施细则》(2005修订)。 1)统计的有关术语是重点和基础点,也是大纲要求掌握或熟悉的重点。我们要切实搞清每一个统计术语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这在近年的考试中出题也是比较多见的,如2005年试题中,有一道单项选择题:收集统计资料时,对重大或敏感性强的问题应采用(B)方式设置调查项目表。 C.单向选择 2)要掌握综合指标的有关知识,要弄清楚综合指标包括绝对指标(或称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4大类,每一大类又包含许多小类。每个小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又是如何计算的,这些我们都要很好地掌握,特别是要弄清各种指标所界定的关系,如某学校初二一班男女生比例为1:1.12。此指标属于什么指标?应该说此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因为比例相对指标是指同一现象总体相互联系的各指标之间对比的综合指标。同时这部分内容出题也是比较多的,如2002年试题中就有一道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平均指标?(C)。 C.水平指标 3)时间序列中的速度指标,一是要弄清速度指标的两大类,即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指标;二是要进一步熟悉这两大类指标的细小分类及有关的计算公式,也就是要掌握两个计算公式:定基发展速度=计算期发展水平/固定基期发展水平X 100%;环比发展速度=计算期发展水平/前一期发展水平×100%。同时更要搞清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发展速度相对应,增长速度分为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其中定基增长速度加上I(或100%)等于定基发展速度;而环比增长速度加上I(或100%)等于环比发展速度”更应很好地理解并记住。熟悉了两个公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论出什么计算题,都是难不住考生的,如2002年试题:从1996—2001年,某市商品房销售量分别为50、60、80、100、120、150万n12,若以1996年为基期,则2001年该市商品房销售量的定基增长速度为(B)%。 A.100 (3)还应理解“总体与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有个前提,总体和总体单位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研究目的改变。从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来看,统计总体是个大概念,构成总体的所有单位至少有一个主要属性相同,这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而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个体。如研究教育问题,这里的研究教育如果定为总体的话,而其中的学校教育的研究,就是相当于总体单位,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了,主要研究的工作放在学校教育上,那么学校教育就成了相对于小学教育的总体。 |
辅导科目 | 精讲班 |
考题预测班 |
模考试题班 |
讲师 |
在线购买 |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课时 | 试听 | |||
·《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 | 66 |
试听 | 10 |
试听 | 2套 | 试听 | 黑敬祥 |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 | 40 |
试听 | 10 |
试听 | 2套 | 试听 | 史贵镇 |
|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 | 40 |
试听 | 10 |
试听 | 2套 | 试听 | 史贵镇 |
|
·《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 | 40 |
试听 | 10 |
试听 | 2套 | 试听 | 史贵镇 |
|
房地产估价师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房地产估价师:环境知识考点精析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