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31.课程计划
32.教育研究
33、教学模式
34、教育途径
35.谈话法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36.为什么说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37.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38.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较,出现了哪些变化?
39.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五、论述题(10分)
40.结合教育实际论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的问题。
六、案例分析(10分)
41.下面是一位学生考试后的自我感受,请结合新课程改革,运用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对这一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进行相关的评析。 “试的时候我很紧张,但一想到考完后可以玩电脑游:戏,便好受多了。我认真的做卷子,不知不觉就写完了。老师把试卷发下来做试卷分析,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有进步了,高兴多了。可老师做试卷分析的时候,我和同桌说了扎句话,老师就走过来,说让我、不要太高兴,虽然是72分,但是全班第48名,是倒数第四。我的头立刻低下去,我考的再好也考不过人家,我总是失败,唉!”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2.B【解析】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话》。
3.D【解析】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4.C【解析】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5.C【解析】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6.B【解析】考查全面发展的内涵。
7.B【解析】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在同一阶段是不乎衡的。
8.B【解析】严师”和“棍棒”为外在力量。
9.A【解析】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10.C【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
11.A【解析】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学科课程。
12.C【解析】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直接经验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13.A【解析】教学活动的本质是认识活动。
14.D.【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5.C【解析】这位教师的做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6.A【解析】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相对评价。
17.D【解析】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社会性功能。
18:B【解析】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19.D【解析】班主任首先应当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20.A【解析】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技术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
21.BCD【解析】文法、修辞、辩证法是古希腊“三艺”的教育内容。
22.ACDE【解析】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公共性和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
23.ABC【解析】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的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24.ABCD 【解析】我国学校教育分四个层次,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5.ABE【解析】立法宗旨指的是立法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需要完成的任务。
26.ABC【解析】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措施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27.AC【解析】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课程结构的更新。
28.ACD【解析】学校教育可能通过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29.BCDE【解析】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功能有: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30.ACDE【解析】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不包括知识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