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重点知识85
来源:中大网校 发布时间:2012-10-29
第三节 盈亏平衡分析
一、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作用与条件
(一)盈亏平衡分析的定义
盈亏平衡分析可以分为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一般仅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二)盈亏平衡分析的作用
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找出盈亏平衡点,考察企业(或项目)对市场的适 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用产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大,抗风险能力强;用产品售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企业适应市场价格下降的能力大,抗风险能力强。
盈亏平衡分析只适宜在财务分析与评价中应用。
(三)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条件
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产量等于销售量,即当年生产的产品(扣除自用量)当年销售出去。
(2)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3)产量变化,产品售价不变,从而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4)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也即不同产品负荷率的变化是一致的。
二、盈亏平衡点的求取方法
盈亏平衡点可以采用公式计算法求取,也可以采用图解法求取。
(一)公式计算法
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年总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总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与附加 )X100%
BEP(产量)=年总固定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品销售税金与附加 )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X设计生产能力
BEP(产品售价)=(年总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与附加 )
年销售税金与附加如采用含税价格计算,应再减去年增值税。单位品销售税金与附加如采用含税价格计算,应再减去单位产品增值税。
(二)图解法
盈亏平衡点可以采用图解法求得,图中销售收入线(如果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都是按含税价格计算的,销售收入中还应减去增值税)与总成本费用线的交点即为盈亏平衡点,这一点所对应的产量即为BEP(产量),也可换算为BEP(生产能力利用率)。
三、盈亏平衡分析注意要点
(1)盈亏平衡点应按项目达产年份的数据计算,不能按计算期内的平均值计算由于盈亏平衡点表示的是在相对于设计能力下,达到多少产量或负荷率多少才能达到盈亏平衡,或为保持盈亏平衡最低价格是多少,故必须按项目达产年份的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数据计算。
(2)当计算期内各年数值不同时,最好按还款期间和还完借款以后的年份分别计算即便在达产后的年份,由于固定成本中的利息各年不同,折旧费和摊销费也不是每年都相同,所以成本费用数值可能因年而异,具体按哪一年的数值计算盈亏平衡点,可以根据项目情况进行选择。一般而言,最好选择还款期间的第一个达产年和还完借款以后的年份分别计算,以便分别给出最高的盈亏平衡点和最低的盈亏平衡点。
[例2]盈亏平衡分析案例. 假设某项目达产第一年的销售收入为31389万元,销售税金与附加为392万元,固定成本10542万元,可变成本9450万元,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均采用不含税价格表示,该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100吨,求解盈亏平衡点。
[解答]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10542/(31389—9450—392)]X100%=48.93%
BEP(产量)=100X48.93%=48.93(吨)
或BEP(产量)=[10542/(31389/100—9450/100—392/100)]=48.93(吨)
BEP(产品售价)=(10542/100)+(9450/100)+(392/100)=204(元/吨)
因达产第一年时,一般项目利息负担较重,固定成本较高。该盈亏平衡点实为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较高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 48.9%时即可盈亏平衡,说明项目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强。 而为了维持盈亏平衡,允许产品售价最低降至204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