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询工程师考试: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中大网校 发布时间:2012-10-10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国家能源战略,明确能源发展目标、开发布局、改革方向和节能环保重点,是未来五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能源形势

(一)能源发展的新起点

“十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成就显著,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十一五”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能源生产快速增长,供需矛盾趋于缓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上大压小”取得成效。技术创新取得进步,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市场机制逐步完善。能源效率有所提高,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资源约束日益加剧。

二是结构矛盾比较突出,煤炭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69%。

三是国际市场剧烈波动,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四是能源效率亟待提高,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五是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自主创新任重道远。

六是体制约束依然严重,各项改革有待深化。

七是农村能源问题突出,滞后面貌亟待改观。

二、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统领能源工作,贯彻落实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战略,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消费总量与结构

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4%。

2.生产总量与结构

2010年一次能源生产目标为24.4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3.5%。

三、建设重点

根据资源条件,按照“优化结构、区域协调、产销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建设的总体安排是:(见本书P186“十一五”规划)

l有序发展煤炭;

l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

l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

l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重点建设五大能源工程:能源基地建设工程、能源储运工程、石油替代工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工程、新农村能源工程。

(一)能源基地建设工程

1.有序开发煤炭基地

2.加快建设油气基地

使2010年全国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93亿吨和920亿立方米。

3.积极开发水电基地

4.优化建设煤电基地

5.加快建设核电基地

(二)能源储运工程

1.煤炭运输通道和港口

2.油气输送管网

“十一五”期间,按照“西部油气东输、东北油气南送、海上油气登陆”的格局,加强骨干油气管线建设,逐步形成全国油气骨干管网和重点区域网络。

3.电网设施

l一是按照重点输送水电,适度输送煤电的原则,继续推进“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建设。

l二是加强区域电网建设,推进大区电网互联,到2010年,除西藏、新疆、台湾等地区外,初步实现全国联网。

l三是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形成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

l四是促进二次系统与一次系统协调发展。

(三)石油替代工程

按照“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稳妥推进”的原则,加快发展煤基、生物质基液体燃料和煤化工技术,统筹规划,有序建设重点示范工程。为“十二五”及更长时期石油替代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工程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资源潜力大、技术基本成熟的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太阳能利用等可再生能源,以规模化建设带动产业化发展。

(五)新农村能源工程

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小型水电和农网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宜村镇、农户使用的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