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辅导(7)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2-04-21
★制定培训规划的步骤和方法﹡P129-133(可能出案例分析或方案设计)★
1、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可以运用从纯粹的主观判断到客观的定量分析之间的各种方法。方法的确定依赖于对于整个工作中"哪些工作领域是最重要的"和"哪种培种效果最好"的判断。然而,最可靠的需求分析基于实证性的数据。我们要尽可能客观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真正地需要培训。
2、工作说明。工作说明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熟练工的实际工作,收集熟练工自己的介绍等间接资料,等等。有些方法注意熟练工的外显行为,有些方法则注意熟练工进行工作时的精神活动。当工作说明根据实证数据来决定培训目的与什么相关,与什么不相关时,它才是最可靠的。因此要尽可能搜集客观的、全面的数据。
3、任务分析。 一种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进而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分析它们的技术构成。另一种方法是列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活动,然后进行分类和分析其技术构成。两种方法中,设计者既可靠主观定性分析,又可靠客观定量分析。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要由费用、时间等因素来决定。
4、排序。通常,排序依赖于对任务说明的结果的检查与分析。任务说明的结果能显示出任务之间在层次、程序上的联系,这些是排序的基本依据。基于这些联系,再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排序就能完成。
5、陈述目标。设计者依靠工作说明的结果进行转换,就成了目标。目标越精确、细致,设计者就越易于进行下面的活动。
6、设计测验。"测试学"是心理学中一门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有关编制测验的技术也相当先进并广为人知,这些都可在设计测验时进行应用。
7、制定培训策略。设计者回顾前面几个步骤的结果,分析必须适应的问题环境。任务说明、目标陈述和设计测验的结果规定了工作要求的类型;任务分析的结果规定了基于工作要求的学习目标;受训者分析的结果明确那些可能影响受训者达到培训目标的因素;排序的结果明确了实现所有目标的最优次序排列。培训策略就要适应这些条件,最好的策略能在这些条件和对应措施间进行最适宜的搭配。
8、设计培训内容。通常的方法是根据工作要求确定培训内容的性质和类型,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细节,并根据受训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内容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个细节的先后顺序,再选择适宜的工具和方法来展现这些细节。
9、实验。实验的对象要从将要参加培训的学员集体中选取。实验的环境条件、方法步骤、内容形式、设备工具要尽可能和真正的培训一样。实验数据的收集要全面、真实、准确。也可以在多轮实验中变换实验方法和工具,然后将各自的结果加以比较分析。在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中要充分照顾到来自学员方面的信息。学员关于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问题、培训方法、培训环境、教师,以及改进方式等方面的看法,一定要充分反映到培训规划的改进中去培训组织与实施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P134:①做好准备工作 ②决定如何在学员之间分组③对"培训者指南"中提到的材料进行检查,根据学员的情况进行取舍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工作的阶段P135-137 1、前期准备工作:①确认并通知参加培训的学员;②培训后勤准备;③确认培训时间;④相关资料的准备;⑤确认理想的培训师。
2、培训实施阶段:①课前工作;②培训开始的介绍工作;③培训器材的维护、保管。
3、知识或技能的传授:①注意观察讲师的表现、学员的课堂反应,及时与讲师沟通、协调;②协助上课、休息时间的控制; ③做好上课记录、摄影、录像。
4、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评估。
5、培训后的工作:①向培训师致谢;②作问卷调查;③颁发结业证书;④清理、检查设备;⑤培训效果评估企业外部培训的实施需做好:P137①自己提出申请,经部门同意后交人力资源审核,按管理权限上报企业主管领导审批,最后由人力资源部备案②需签订员工培训合同,合同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 ③最好不影响工作,不宜提倡全脱产学习如何实现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①让受训者变成培训者 ②培训时间的开发和利用 ③培训空间的充分利用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效果信息的种类P139: 简答①培训及时性信息 ②培训目的设定合理与否的信息 ③培训内容设置方面的信息④教材选用与编辑方面的信息 ⑤教师选定方面的信息 ⑥培时间选定方面的信息⑦培训场地选定方面的信息 ⑧受训群体选择方面的信息 ⑨培训形式选择方面的信息⑩培训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信息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P141:①认知成果 ②技能成果 ③情感成果 ④绩效成果 ⑤投资回报率
业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权限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