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质量师中级知识精选习题及答案(18)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10-28 17:12:45

 1. 顾客关系管理是选择和管理顾客,最终获得顾客()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
  A.信息
  B.满意
  C.长期价值
  D.反馈意见
  答案:C
  分析:顾客关系管理是企业为了建立与顾客长期良好的关系,赢得顾客的高度满意,保留有价值顾客,挖掘潜在顾客,赢得顾客忠诚,并最终获得顾客长期价值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

  2.关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说法不正确。
  A.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
  B.所有SI单位都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C.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都是SI单位
  D.《计量法》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统一了我国的计量单位制度
  答案:C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简称《计量法》,是调整计量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985年9月6日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国家选定的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国际单位制单位相同的法定地位。

  3.()是企业对供应商质量控制最关键的契约。
  A.产品技术信息
  B.基本供货协议
  C.质量协议
  D.技术协议
  答案:C
  分析: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契约,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产品技术信息;(2)质量协议;(3)基本供货协议;(4)技术协议。其中,质量协议是企业对供应商质量控制最关键的契约,规定了双方在产品质量上的权利和义务。总体上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监督、验收检验程序、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过程控制、质量保证和责任区分、质量指标约定及违约责任、争议的处理等。

  4.以下哪项不是质量检验的步骤()。
  A.熟悉检验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
  B.收取检验费用
  C.测量和试验
  D.比较和判定
  答案:B
  分析:(1)检验的准备。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在检验的准备阶段,必要时要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确认能否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2)获取检测的样品。样品是检测的对象,质量特性是客观存在于样品之中的,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可以说样品就客观决定了检测结果。
  获取样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送样,另一种是抽样。
  (3)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测量和试验前后,检验人员要确认检验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试样状态正常,保证测量和试验数据的正确、有效。
  (4)记录。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表格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
  (5)比较和判定。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6)确认和处置。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产品(单件或批)是否可以“接收”、“放行”做出处置。

  5.正确的不合格品定义是()。
  A.经检查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B.经检查需确认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C.经检验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D.经检验尚未确认质量特性的产品
  答案:C
  分析:GB/T19000—2000对不合格的定义为:“未满足要求”。产品经检验判定为未满足规定的要求,则为不合格品。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质量工程师考试辅导资料

质量工程师考试辅导课程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