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考试辅导资料:股指期货市场平稳与流动性(八)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12-07
流动性与机构恶意操纵和股灾并无直接联系
基于期货对现货的助涨助跌作用,人们担心它会导致机构恶意操纵并引发股灾。在期货市场最发达的美国确有过类似的质疑和争论。1987年美国股市暴跌引发全球股灾,由于股市流动性大大降低,交易受阻,而同时股指期货仍旧正常运作,致使期指跌得更深并引发了第二轮股票抛售狂潮。次年以布雷迪委员会为代表的许多专家认定股指期货是罪魁祸首,但墨西哥等跌幅最大的股市恰恰没有指数期货,今年“227”全球股灾也始发于没有指数期货的中国。
唯一的案例是1997年10月,国际游资在香港外汇市场卖空港元,同时大量卖空恒指期货,由于特区政府在货币市场坚持联系汇率制度,却忽略了对期货市场的监控措施,导致国际游资受挫于外汇却在期货市场频频得手。但此案例的根本教训是必须加强对市场异常波动的监控并及时采取措施,这也是防范风险的真正难点所在。
学术界至今已趋于一致,即股指期货没有也不可能对股市的整体波动产生任何可察觉的影响,相反有助于增强市场流动性,减轻和缓解股票现货市场的巨大波动,有助于减少股灾的影响和减轻股灾的损失。股灾的根子出在股市本身。
有关专家分析,要想利用股指期货操纵股市无非基于两种操作模式:
其一:股指期货推出前单边做多股票现货,尤其是标的成份股中的权重蓝筹股,股指期货推出后借现货高位卖空期指,同时高位抛售股票,期现两市同时盈利。但该模式首先面临巨额资金缺口。由于沪深300(3570.926,-26.40,-0.73%)指数采用自由流通量法编制,避免了交叉持股造成收益和市值重复计算从而引起指数成份股的杠杆效应。如上证综指前五大权重股平均杠杆效应为22倍,而沪深300前5大权重股的平均杠杆效应为1.1倍。假定指数中只有前5大权重股股价变化而其他股价未变,拉动上证综指上涨10%需500多亿资金,而拉动沪深300指数涨10%则需要3000多亿资金,等于目前沪深两市单日总成交额。其次是羊群效应导致大多数投资者预期一致时市场缺乏交易对手而引发流动性风险,大家都看空,无人承接被抛出的空头指期合约与明显被高估的股票,期货与现货头寸均无法卖出。
其二:A+H跨境套利,因沪深300指数中不少权重成份股同时为香港H股,可通过拉高H股价格来影响A股同类股票及行业板块,带动A股指数走高,然后在高位做空股指期货同时抛售权重个股,期现两市同时盈利。但这种定价权H股掌握A股走势的前提早已时过境迁,随着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进一步完善,A股对H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H股回归使股市定价权日渐重返A股市场,两市关系逐步转变为A股与H股互动相关,如工商银行(5.24,-0.09,-1.69%)、中国银行(4.14,-0.03,-0.72%)、中国人寿(31.00,-0.32,-1.02%)等大盘蓝筹股价目前已A股高于H股。其次,在两市做空也面临极高的资金成本。如工商银行H股流通量远超A股,拉高其H股上涨10%约需350多亿元,是拉高A股资金数量的3倍多。由于A股H股价格相关性仅0.6以上,拉高H股价格未必能同步带动A股上涨幅度。且目前QFII获批额度不超过100亿美元,不到国内基金总规模十分之一,如以地下资金的形式非法操作,更将面临严格的监管风险。最后,该模式同样存在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