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理论与实务经济贸易的发展资料(二)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0-11-30 11:46:24

    有关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专业知识的辅导对考生的复习起到非常有效的帮助,育路教育网特别为您搜集整理,内容如下:

    3.贸易商品结构

       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明显改善。

    (1)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

在出口贸易中,制成品的比例不断升高,初级产品的比例不断下降。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53.5%,工业制成品占 46.5%;2004年,工业制成品占9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出现过两次大的跨越。

    第一次是1986年,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标志着中国摆脱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了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导的时代。

    第二次是1995年,中国机电产品超过了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的出口品。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机电类产品成为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中一个新的支柱,标志着出口商品构成的升级。2004年,机电产品出口值323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达到1600亿美元,已经占到出口总值的27%.

    例:1、自1995年以来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是( B )

    A、轻纺产品 B、机电产品

    C、石油 D、农副产品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出现过的第一次大的跨越是:

    A.机电产品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

    B.机电产品超过了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的出口品

    C.纺织服装取代机电产品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

    D.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

    答案:D

    (2)进口商品结构不断完善,进口商品结构变动呈现下述特点:

    第一,进口初级产品的比例逐步上升。2004年为19%,说明我国加工能力有明显提高。

    第二,大量进口了短缺的资源型商品,如石油、小麦、大豆、橡胶等。

    第三,以信息、通讯类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呈现高增长。

    第四,国内技术和生产能力逐步完善的进口商品大幅度减少。

    4.贸易市场分布

    2004年止,中国已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进出口市场从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向多元化发展。2004年我国五大贸易伙伴依次是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东盟。随着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我国对10大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10大出口市场在出口中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92.2%降到2000年的88.9%,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87.2%.在继续巩固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我国与东盟、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的贸易全面展开,与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也广泛建立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的风险水平。

    (单选):目前,中国的四大贸易伙伴是

    A.欧盟、美国、日本、韩国

    B.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

    C.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地区

    D.欧盟、美国、日本、台湾地区

    答案:C.

    (单选):2004年我国最大的货物出口市场是

    A.香港地区

    B.日本

    C.美国

    D.欧盟

    答案:C.

    (单选):2004年我国最大的货物进口国家或地区是

    A.港澳台地区

    B.日本

    C.美国

    D.俄罗斯

    答案:B.

    育路教育网预祝参加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的考生一切顺利!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