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1.观察
先弄清楚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然后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如果一
直守护在孩子身边,孩子就会明白“妈妈是如此爱她”的事实,那样一来,孩子
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并感到自信。
2.读书之前应先营造气氛
李贤淑女士认为,阅读是学习的基础。除了对小周铉的阅读教育外,她什么
事都迁就小周铉。如果要问她有什么教育原则的话,李贤淑女士唯一不妥协的就
是阅读教育。为了给周铉营造一种学习的好氛围,爸爸和妈妈的手里从来都没放
下过书本。
3.命令孩子去做事之前,先培养孩子的兴趣
要学习的人不是妈妈,而是孩子。要想让孩子自觉地学习,必须先让孩子喜
欢上学习。李贤淑女士干脆忽略掉孩子不擅长的事情,让孩子把精力全部集中到
她喜欢的科目上去。这样一来,她就会对擅长的科目建立起自信,自然就能体会
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其他不太拿手的科目也逐渐产生兴趣。
4.忍耐和等待
父母的“急于求成”是耽误孩子的最大因素。小周铉刚开始学习钢琴课程的
时候,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是每天练习一小时,而周铉每次都只把所学的曲子弹
上一遍就算结束了练习。虽然也觉得有点浪费了所交的学费,但是李贤淑女士没
有强迫周铉练习,而是一直耐心等到周铉自己对钢琴产生兴趣为止。后来,周铉
的钢琴水平竟然达到了可以进入专业音乐学院学习的程度。
“和孩子一起学习,让我得以拿到博士学位”
李泰琪女士从孩子们刚上小学的时候起,就同时开始了自己的求学历程。20
年过去了,她现在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韩国传统服饰”学家。
大儿子尹洪表自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毕业之后,目前在一家美国电脑公司上
班。小儿子尹洪均从韩国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之后,成了一名精神科医生。李泰
琪女士不仅仅在子女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自己的人生也获得了
巨大的成功,真是广大学生家长们学习的好榜样。
“我们夫妇平时不管多么忙,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与孩子们一起共度,我们
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即使他们不说话,我们也知道他
们在想些什么。父母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灵魂的一部分来疼惜和爱护,虽然这话听
起来有些老套,但是养育孩子最重要的难道不是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吗?”
“学习中的妈妈”是最好的榜样
李泰琪女士从孩子们入学的那天开始,就坚持边陪孩子们学习边自己看书。
没有书可读的时候,就记记家庭收支账或是读读圣经什么的。就这样读着读着,
有了进神学院学习的想法,于是就干脆下了决心:既然已经开始学习了,不如就
趁此机会一边教育孩子,一边实现自己之前未能实现的大学梦吧。
然而,神学院的入学考试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顺利。两次考试都未被
录取,这个梦想以失败告终。当时她就想:“如果就这样放弃的话,会给孩子们
留下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形象啊?”于是她接受了第三次挑战。最后,李泰琪女士
终于考进了韩国广播大学家政系。当时李泰琪女士已经35岁了,到那时为止,她
仍然没有想到自己后来可以成为韩国传统服饰研究方面的专家。
看着妈妈挑灯夜读到深夜,孩子们也变得自觉了,完全不需要家长跟在后边
唠叨催着他们学习。而李泰琪女士在韩国广播大学毕业后也没有停止学习,后来,
她考入韩国建国大学研究院并以“生活式韩服”为研究课题取得了硕士学位。后
来,她在韩国广播通信大学、契屏大学、安下大学以讲师的身份给学生授课。她
还开了一家韩式服装专卖店,一边制作韩服,一边学习,有时还要去学校上课,
所以时间总是十分紧张,很多时候一天的睡眠加起来都不足4 小时。这样努力的
结果是她顺利地取得了博士学位,并被冠以“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学者称号。
“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的力量
一位勤奋好学的母亲,一定能培养出勤奋好学的孩子来。李泰琪女士以自己
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一真理。
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年级的上升,课程的增加,孩子们可能有几门功课的成
绩会有所下降,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给予他们帮助了。李泰琪女士认为,如果孩
子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家长就要果断地想办法寻求帮助。
为了帮助孩子们学好英语,李泰琪女士把孩子们送进离家比较近的辅导班。
但她并不认为单纯地把孩子们送到辅导班去就算完成任务了,为了了解孩子们以
什么样的方式上课,都学了些什么东西,她会亲自去辅导班对授课过程进行跟踪,
并时常检查孩子们的学习内容。
这样一来,她发现了辅导班教育存在的问题:家长们交了钱,孩子们被动地
坐在那里听,老师们在规定好的时间内随便说两句,这就是所谓的“辅导班教育”
了。这明显是一种家长、孩子和老师各自为政、各不相干的“三个个体”的教育。
“我的孩子去的那个辅导班,半个月里老师都在重复同样的内容。我感到非
常奇怪,所以就去了辅导班想要问个明白。但我却得到了‘家长们只要信任我们
的辅导班,把孩子交给我们就好了。为什么要干涉我们辅导班的教学进度呢?’
这样的回答。所以,从那之后,我再也不让孩子们去上辅导班了。”
李泰琪女士主张在学校实行“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即老师、家长和学生
通力合作,这样孩子们的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李泰琪女士不再相信辅导班,她
认为家长需要跟学校的老师进行更多的对话。
比任何人都要爱自己
李泰琪女士正是因为爱自己所以才选择了继续学习。她高中一毕业就成了全
职的家庭主妇,在此后的生活中也一直没有明确地考虑过自己的未来。等到子女
上小学后,她边替孩子们的将来操心,边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苦恼。在她的韩式服
装店开业之际,她如此回忆道:
“那个时候,突然想起了很擅长做韩服的外婆。我从小就跟着外婆学做裁缝,
奶奶经常称赞我的手很有力,说我将来长大了会做衣服。这只是小时候的记忆,
没想到几十年后,它却成了我前进的巨大动力。”
李泰琪女士比任何人都热爱自己的生活,所以她认为一切皆有可能,这种信
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动摇的。而正是因为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才使包括孩子们
在内的全家人都得到了幸福。
李泰琪女士全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时候,对孩子们的关心并没有丝毫的减少,
反而因为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亲身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困难和烦恼而更加理解孩子
们了。
由母亲亲自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李泰琪女士在孩子们对性开始产生好奇的时候,向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身体,
亲自对孩子们进行性教育。我们都知道,学校所进行的性教育是从生理学角度出
发的教科书内容,是没有皮肤上的接触的。面对这种情况,李泰琪女士所采取的
方法是和孩子们一起洗澡,在洗澡的过程中教给他们有关性的各种知识。
“男人和女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女孩子的生理期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男
孩子在人类繁衍的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小宝宝又是怎么生出来的等,我都
会详细地讲给他们听。如果不把这些事情清楚地告诉他们,他们就会产生一些特
别的幻想。”
“我总是一边洗澡一边给他们展示我的身体,告诉他们其他女孩子的身体和
妈妈的身体并没有什么不同。当孩子们的第二性征开始发育,身体渐渐长大成型
的时候,我让他们看着自己的身体对他们再次进行说明。一直到孩子们上小学六
年级为止,我们都是一起洗澡的。”
如果一直觉得孩子们还小,只是把他们视为“需要教育和抚养的对象”的话,
李泰琪女士对这种教育方式是绝对不敢尝试的。李泰琪女士把孩子们视为和父母
们平等的人格主体,强调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起成长的关系。
现在李泰琪女士的大儿子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前不久,他在网络家族
聊天室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文章表达了他对小时候带着他一起放风筝玩耍的父亲
和总是给予他们信任的母亲无限的爱意。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