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如果孩子在入学之前没有建立相关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那么,从孩子进
入学校的那一天开始,他就随时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在孩子7 岁以前,不要
让孩子进入所谓的“寄宿制”学校——如果父母让孩子1 至6 岁在祖父母或外祖
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 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
学校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儿童”——如果父母都选择了事业,则可以考虑付出较
高的代价,为孩子寻找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教育孩子
的责任推给“保姆”。
孩子之所以不适应学校生活,除了父母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教育资
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父母没有陪伴孩子的成长,把孩子交给了祖父母或
保姆。
任何人都需要获得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爱,二是安全。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
是因为他既有爱又有安全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么因为只有爱而没有安全
感,要么因为只有安全感而没有爱。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没有爱又没有安全感的
人。
对孩子来说,他极度地渴望爱,又极度地渴求安全感。在爱与安全感两个要
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在这个
地方,“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皮特语)“对亚当而言,天堂是他
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尔泰语)
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忙,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放弃了对孩子的陪伴,他们以
为重要的不是陪伴孩子,而是为孩子将来入学筹集“学费”。他们的设想是:孩
子太小,只要长身体就行,还没有到学习的年龄。等孩子长大一些,长到了要上
学的年龄,再把孩子接回来。他们不知道,孩子从0 岁开始,就已经进入“非正
式学习”的年龄。孩子在入学之前,家长必须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教育训练,让他
们为入学做足够的准备。如果孩子在入学之前没有建立相关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
惯,那么,从孩子进入学校的那一天开始,他就随时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
并非祖父母就一定不能教育孩子,在中外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祖父母成功地
教育孩子的案例。年轻的父母如果自己太忙而孩子的祖父母有足够的教育智慧来
教育孩子,当然也可以让祖父母来教育孩子。如果由祖父母来教育,就应该尊重
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既希望祖父母照看孩子,又不尊重祖父母的教育方式,
这对祖父母是不公平的。如果年轻的父母对祖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整体上感到不满,
祖父母又傲慢地坚持自己的意见,那么,年轻的父母可以考虑全面接管自己的孩
子。如果年轻的父母对祖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整体上感到满意,只在一些细节上有
分歧,那么,年轻的父母可以试着和祖父母商谈。如果祖父母坚持自己的意见,
年轻的父母应该学会容忍和妥协。世界上不少成功的名人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成
长经历时,常常会提到一个温暖的祖父或祖母,或者一个外婆、外公。他的祖母
或者外婆曾经对他的成长发生了影响。
可是,时代发生了变化,环境发生了变化。祖父母教育孩子时,遇到了新的
难题。
过去的祖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他的周围是一个田园式的环境。现在,田园
没了,变成了工厂,变成了拥挤的、有大量流动人口的社区。工厂和流动人口并
不是坏事,但它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凶险。社区里到处都是“网吧”,甚至在某
个角落有人在贩卖毒品或各种淫秽的盗版光盘。当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变得祖父
母根本无法理解的时候,祖父母竟然还认为他们能够教育好孙子,就不太可能。
过去的祖父母在教育孙子的时候,他是知识和经验的权威。现在,在电视、
电脑、手机短信时代,孩子比祖父母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快的学习能力。这是一
个长辈需要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父母或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
需要向孩子学习。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以诗歌的方式感叹“儿童是人类之父”。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浓缩在华兹华斯的诗句之中。晚
辈向长辈学习的田园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长辈不得不向晚辈请教有
关电视、电脑、手机使用的知识。如果祖父母依然坚持自己的经验而拒绝向晚辈
学习,晚辈就会抵制祖父母的教育。
过去的祖父母在教育孙子的时候,孩子不仅生活在祖父母的家里,他同时还
生活在整个家族和宗法之中。孩子身边所有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舅舅姑姑等
都在有意无意地教育这个孩子。家族的价值观和宗法制度让这个孩子不敢胡闹。
现在,中国的家族观念在逐渐减弱,“宗法”制度逐渐消失,家族对孩子的
影响几乎降落到零点。家族和宗法制度的影响减弱,增加了祖父母教育孙子的难
度。
在农业社会,在手工业时代,“四世同堂”“三世同堂”是常见的家庭生活。
在“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环境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祖父母的教育方
式往往保持着某种对立统一的平衡。如果孩子的父母过于严厉,孩子的祖父母就
会比较宽松;如果孩子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的祖父母就会比较严格。又由于祖
父母有丰富的经验和比较高级的家庭地位,孩子从祖父母那里获得的影响就可能
超过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影响。“祖母语录比许多导师指示更有价值。很多人格芳
菲的人,都有祖母语录作为人生指南。”也就是说,以往祖父母之所以能够有效
地教育小孩,并不是因为孩子的祖父母比孩子的父母更懂教育,而是因为孩子在
接受父母的教育的同时也接受祖父母的教育。祖父母的教育是父母教育的延续和
补充。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家庭逐渐消失,家庭结
构变得越来越简单。既然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年轻的父母也就没有必要期望孩
子的祖父母能够独立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到万不得已,父母不可以把教育孩
子的责任完全托付给祖父母。即使外出打工,也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祖父母在
“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教育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的父
母不在身边,单独由祖父母来教育孩子,这样的教育就比较危险。
这就是为什么新父母学校建议父母亲自教育孩子的原因。不要简单地把教育
孩子的责任转交给祖父母,更不能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转交给保姆,这样会
让孩子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应该尊重保姆的劳动,但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
推卸给保姆。管吃管睡适合驯养宠物,不适合教育孩子。
父母最好亲自教育孩子,并与孩子一起成长。如果父母指望孩子学习钢琴,
那么,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钢琴。否则,孩子学习钢琴会艰难。
虽不能说,凡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钢琴,孩子就一定能够学会弹钢琴,但
至少可以说,如果父母没有和孩子一起学钢琴,那么,孩子学会弹钢琴的可能性
就会小。我们并不想建议所有中国家长都和孩子一起学钢琴,我们的建议只是:
父母不仅需要亲自教育孩子,而且最好和孩子一起学习,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
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中,孩子成长过程中严重的问题就是缺少学习的伙伴。这
也正是越来越多的母亲或父亲“回归家庭”的原因。
不仅不要轻易把孩子交给祖父母,而且,在孩子7 岁以前,不要让孩子进入
所谓的“寄宿制”学校,除非某个“寄宿制”学校能够为孩子提供“家的感觉”。
即便让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最好选择那些有“小周末”的学校,即周三、
周五、周六、周日在家里和父母在一起,只有周一、周二、周四、周五的上午在
学校。
即使残忍如斯巴达教育,他们的孩子(男孩)在7 岁以前,也是由母亲亲自
教养的。孩子(男孩)7 岁之后才离开母亲,由社团负责教育和训练。
不让孩子早产,也不让孩子过早地入学。孩子不能早产,因为孩子需要在母
亲的子宫里获得足够的保护,有了足够的抵抗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
孩子不能过早地入学,因为孩子需要在家庭获得足够的保护,让孩子有了足
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之后,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中医的说法是: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家庭教育是为孩子的成长垫底和奠基的教育。在没有
垫底和奠基之前,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进入学校、进入社会。如果孩子在娘胎里没
有形成足够的抵抗力,孩子就贸然进入了学校、进入了社会,这就会让孩子处于
“成长的危险”之中。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