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陕西公考申论热点(15)如何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
来源:北京金路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08-04-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满足社会成员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政府产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决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必要的公共服务保障,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所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是造成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所存在问题的关键因素。以解决公共服务体制中现存的问题为突破口,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要把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新阶段改革攻坚的重点,以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超越局部利益,把公共利益作为首要价值。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决于公共政策选择的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的出现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也是社会运行的常态。政府应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强化政府为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的责任。公共政策的制定要防止利益部门化倾向。为防止以部门利益影响公共利益,保障政府公共政策的公平与公正,不仅要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加强对政府公共政策过程的约束,而且更要注重制度层面的建设。公共政策的实施要防止“走形变样”。在加强公共政策统一规划的同时,对公共政策的执行结果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防止政策执行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确保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实现既定目标。
第二,制定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规划。中国政府已经提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考虑到中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仍在拉大的现实,应尽快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统筹安排、系统规划,分步骤地推进:(1)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全国最低标准,设置明确的时间表,使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全体社会成员,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进度和保障措施。(2)在正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的前提下,先行在全国统一制度安排,解决不同省(市)、不同部门各自制订政策,政策口径不统一、方向不明确,跨城乡、区域对接困难的问题。(3)通过制度创新,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
第三,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公共服务机构“上下一般粗”、职能趋同化严重是制约我国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原因。需要加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将中央专属事项、中央和地方共管的事项、地方自有事项严格区分开来,中央和地方共管事项也应尽量用列举法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尽量避免在同一区域内按管理对象分工,由多层政府管理同一公共事务。
第四,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技术手段。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中国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工具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服务。未来几年,中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应把重点放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信息平台;改造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流程;实现政务公开,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透明度。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信息终端工具,使电子政务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大力发展服务型电子政务,实现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突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