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012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汇总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1、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
其一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
其二为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2、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
例题13.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 )(2009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力市场关系 (B)劳动者的劳动力
(C)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 (D)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答案】B
3、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第一,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第二,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使交换双方各得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实现各自的效用。
第三,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
第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是一种具有最高效率,消耗最低费用的最经济的形式。
4、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表现是:
第一,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第二,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要素相结合的最有效率的最佳途径。
第三,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1、均衡状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2、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A·马歇尔。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L·瓦尔拉。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下,经济社会中任意一种职业、行业,任何一个地区劳动力获得的工资,都不会与其他职业、行业、地区存在差别;
3、充分就业。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竞争在均衡工资决定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
例题14.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2-04-11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