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类题型分析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2-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2005年国考申论第1题:

    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

    A. 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 ,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B. 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C. 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D. 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

    E. 要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不能“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中的资金脱离财政的监督管理。

    (四)具体实务类

    2008年吉林申论第2题:

    给定资料中提到Z市出租车司机欲成立“一元基金”,需向红十字会呈报一份申请材料。请你为他们拟写一份申请提纲。

    要求:(1)目的明确、理由充分、做法合理;(2)语言准确、不考虑文体格式、不超过200字。

    2007年国考申论第四大题第2小题:

    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

    二、应试技巧

    (一)提出方案的有效方法

    1.运用倒推法,全面分析原因

    任何问题的产生总是有原因的,如果要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就必须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区分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并针对各个原因分别提出解决方案。在分析原因时,我们通常使用倒推法,即从材料所反映的表面问题一步一步地推导出产生表面问题的本质原因,即深层次存在的问题。

    2.针对不同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在弄清引起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各个原因分别提出不同的对策。一般说来,问题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即人、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利益、科学技术、宣传、教育等。因此,我们在提出相应对策的时候就应该从以上方面考虑。

    一是由“人”的因素引发的问题,我们可以具体分析是由哪类人引发的,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人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果是政府的原因,我们就要追究相关领导者和当事人的责任;如果是群众的原因,我们就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如果是个别人的原因,我们就要对个别人进行奖励或惩罚。

    二是如果是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考虑修改政策,完善法律法规,撤销或改变相应的规章制度。

    三是如果是经济利益方面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考虑以下方面,当某些企业或个人为了私利而危害公共安全或损害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时,我们就可以责成企业或个人限期改正,如果拒不改正或不可能改正的,则强制关闭企业,或追究个人的相关责任。而对于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而不得已损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的情况,我们则可以视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将损害降低到最低点,并给予受损害的群众一定的赔偿。

    四是如果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原因,可以考虑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可以引进人才、先进的管理方法等;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培养科技人才等。

    五是如果是宣传、教育方面的原因,就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及各职能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巩固相应宣传成果等。

    (二)提出方案的具体步骤

    1.细心审题,准确定位

    考生应仔细审题,看清出题者为你设定的身份(即“虚拟身份”)。身份定位错了,提出的方案一定会“走偏”,解决的任务更是无法完成了。身份定位准了,才有可能“抓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当然,扮演“虚拟”身份时应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如果“身份”定得很醒目,一说净是外行话,效果会更差。这点考生务必要注意。

    2.主次分明,抓住主题

    作为考生,应在概括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清层次,理顺关系,对问题进行排序,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做到胸有成竹。把握主要矛盾,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关键点就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突破了这个关键点,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诚然,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在综合分析“材料”时弄清“材料”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但是,遇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时,要根据“身份”抓住要害,切忌面面俱到或舍本逐末。

    3.确定步骤,写出草稿

    找准问题的关键以后,接着就应该确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提出可行意见。所谓可行的意见或办法,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问题”要明确“归口”,要有直接能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去处理、落实;二是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办法;三是要考虑到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必备条件,切忌模糊、脱离实际和坐而论道。

    4.认真修改,完成定稿

    方案草稿写出来以后,还应加以修改。内容上,要前后一致,逻辑严密,去掉细枝末节;形式上,要文从字顺,一气呵成。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