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从校园停车命案审视公共交通伦理

来源:重庆时报发布时间:2011-12-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12月5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因停车纠纷与清洁工发生冲突,双方互殴,导致清洁工死亡。据透露,事发原因是男生驾驶奥迪来接女友,将车停在消防通道,阻碍清洁员收拾垃圾。(12月6日《新京报》)

  无论人们试图从肇事学生背后挖出什么,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依然是,一场小小的停车纠纷,却引发了学生与清洁工的互殴身亡,这就不仅只是校园戾气的悲剧,更是某种潜滋暗长的畸形伦理价值观所引导的必然。透过那些含糊不清的社会背景猜测,我们看到纠纷背后,某种现状正在形成:那就是在公共交通伦理普遍匮乏的情境下,路人与驾驶者乃至驾驶者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不满的对立,往往不需要什么深层矛盾,双方冲突就一触即发。

  在这场校园停车命案中,男生将车停在本不该停车的消防通道上,这不仅影响了公共消防安全,也阻碍了清洁员收拾垃圾的通道,于是双方因此发生冲突并最终导致互殴身亡。但是,将车停在消防通道上,或是随意停在行人通道口,不仅缺乏根本的公共安全意识,也对行人行路权缺乏起码的尊重,这是引发停车纠纷的根本原因,却也是驾驶伦理匮乏的常态体现。

  不得不说,在中国逐渐走向汽车化社会的路途中,我们还没有形成一种契合公共文明的汽车文化。很多时候,拥有汽车依然还像过往拥有马车与轿子一般,是财富、地位与荣耀的象征。驾驶人因此难免有一种开“霸王车”的心态,加之汽车驾驶人多是年轻力壮者,不按规则出牌、违背公共交通秩序成为一种常态。驾驶人开飞车、斗气车、随意加塞抢道、不尊重行人路权停放车辆、闯红灯抢行而不顾及行人生命安全……这些不良的驾驶习惯,不仅恶化了公共交通生态,也引发了行人与其他驾驶者的不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不能将校园停车命案,孤立地归结为校园戾气引发的暴力事件。而更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公共交通伦理,想想该怎样建立一种井然有序的道路秩序,又该怎样重建一种符合公共文明的汽车文化。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