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土地换社保"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1-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通过天津市2000至2009年的统计年鉴,课题组得到了该市农村基本消费的数据。再计入通货膨胀率、计息利率等因素,他们算出,在60岁那年,这位参保人的每月基本消费为365元,此后逐年递增,到66岁那年,每月440元才能维持他的基本生活,超过了他能领到的431元。自此之后,他的每月领取金额与每月基本消费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
“66周岁是一个转折点”,柯力涵说,66周岁之后,个人领取的养老金加上政府的补贴将不能满足基本消费,这说明现行的给付模式届时将无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实际保障水平低,成为制约参保率的重要因素。
为此,他们建议采用“个人账户支付不变,政府补贴递增”的给付模式:政府补贴随着基本消费的增长而增长,确保完全覆盖消费缺口。
45岁以下人群对新农保提不起兴趣
在调查中,课题组还发现,45周岁是另一个重要的分界点。中塘镇3996名缴费参保人中,40~65岁的占95%,20~30岁的只有7人。梁头镇55岁以上参保人占96%.“年轻农民参保的缺失也是研究现行参保率必须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这印证了审计署此前发布的信息。2010年5月起,审计署对9个省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农村年轻人的参保积极性不高。44岁以下的中青年参保率,远低于45岁以上的参保率。
“这个现象是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李俊青说,年轻人的养老意识较弱是其中之一。此外还应看到,很多农村青年在城镇打工,有的已经参保了其他险种。
早在新农保实施之初的2009年11月,宁夏大学政法学院教授苏东海、副教授周庆就在宁夏10个乡镇进行了1000人的实地调查,当时发现,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参保意愿最低。主要原因在于,年轻人缴费后等待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长达三四十年,时间长,变数大。而且年轻农民身强力壮,认为凭自己的身体和劳动,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考虑养老问题为时过早。何况,几十年后物价上涨多少很难预料。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