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考“现代文学史”笔记(13)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09 16:49:07  来源: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第六章 老舍

    (选)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在英国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并接踵连载于《小说月报》

    (简)《二马》的思想特点?

    《二马》在对比中更深地切入中西方文化冲撞的本质,显示了在世界潮流的冲击下,经历了漫长历史积淀的中国民族文化心理必然更新的趋势。在新旧交替、中西对比的整体思维和广阔视野中,既透视了民族心态的各个层面,又触及了东西方不同种族之间要求心灵沟通之间的愿望和这种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并企望在中西方的交流中以现代精神对传统素质进行调整,重塑国人的灵魂。这种对国民性审视的新角度,是对鲁迅以来新文学创作解剖国民性主题的拓展。《二马》标志着老舍早期创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简)简述《二马》的艺术特点?

    1、《二马》在艺术上比《老张的哲学》、《赵子曰》显得成熟。尤其是对人物的心理分析相当细腻、准确。老马、小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对比方法的巧妙运用,则更突出了人物各自不同的个性:全书的结构安排也比较精细、严谨。

    2、《二马》倒叙结构的安排是受了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影响。而把作品的背景较多地置于英国伦敦,与主要人物老马那种封闭的、保守的心态形成一种不协调的喜剧的效果,也充分表现了老舍对幽默的更深理解与更智慧的构思。

    3、《二马》的语言摒除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作中常有的文白夹杂现象,显得纯净而富于表现力。《二马》以它深广的文化内蕴、想当成熟的艺术表现技巧,在新文学史上显示了它的独特价值。

    (选)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

    (简)简述《猫城记》的思想复杂性?

    《猫城记》在科幻小说的外衣下寄寓着明显的政治讽刺意旨,为一个行将没落的社会写照。作品借猫人丑恶行径的描写,对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劣根性作了淋漓尽致、痛心疾首的剖析,并间接地抨击了国民党政府内外政外交的腐败、无能;同时,在作品的后半部分,又较多地对革命力量进行了不正确的嘲讽,都表明了作者因回国伊始而对国内当时复杂的政治情况,特别是对革命政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相当隔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此外在对民族前途的瞻望上,又染有比较浓厚的悲观色彩,这反映了作者不断寻求真理过程的曲折和内心的矛盾痛苦。

    (简)简述《离婚》的思想艺术特色?

    1、作品在暴露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的同时,以更为娴熟的艺术技巧,悲喜剧交融的艺术形式和去掉了油腻的幽默笔触,对于因循守旧、敷衍、妥协的生存哲学,给予了揶揄嘲讽与彻底否定,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至《离婚》出,老舍小说创作的核心思想——批判市民性格和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生活环境、思想渊源和文化传统——得以全面而系统地确立。

    2、含蓄而机智,在幽默中“发出智慧与真理的火花”,适度而有节制,使《离婚》的幽默艺术趋于成熟。无论就思想性与艺术性来看,《离婚》都标志着老舍创作一个新的高度。

    (选)老舍不少的短篇中确有一些佳作,《月牙儿》、《微神》、《断魂枪》。

    (论)试论老舍小说的创作风格?

    1、纵观老舍的长、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可以看到一个似断实续的基本主题,那就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老舍继承了从鲁迅开始的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在某些方面还显出了自己新的开拓与新的特色。从20年代到40年代的相当长的历史跨度中,老舍始终在自己的创作中坚持着多侧面地探索这一重大文化问题的热情。

    2、以北京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虽然在他的创作系统中不乏其他地域的穿插,但北京市民社会的艺术世界确实撑起了老舍小说的巍峨大厦。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对北京的热爱,对北京风俗人情和平民生活的稔熟,使老舍的创作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3、老舍作品鲜明强烈的“京味儿”就是在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融合中获得了精湛自然的完美表达,这不是一般的运用方言土语的那种浅表层次的追求所能达到的,它最终来源于北京人老舍对北京深刻的理解与情愫。

    4、老舍所受的平民社会市井气息、皇城帝都文化氛围的熏陶,他从母亲那里得来的遗传与英国作家狄更斯等人的影响结合在一起,为他的文化批判找到了一种最为适宜、含蓄丰富、独具一格的老舍式的幽默感。老舍把幽默看成是一种“心态”、一种生命的润滑剂。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