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考“现代文学史”笔记(12)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09 16:48:06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第五章 茅盾

    (简或选)简述茅盾在“五四”时期对新文学的贡献?

    1、茅盾不仅编辑了大量的“新潮小说”,而且还从理论上予以支持,这一时期,茅盾写了一大批文学论文,阐述和完善“为人生的艺术”观念。

    2、除了注重新文学的理论建设外,茅盾这一时期还致力于介绍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尤其对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更为注重。对俄国文学和苏联文学,他做了大量的介绍和翻译工作,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选)1928年7月茅盾完成了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和《泥泞》、《陀螺》、《色盲》等。

    (选)他的《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长篇论文积极参与了国内的关于“革命文学”的讨论。

    (选)长篇小说《虹》是茅盾1929年4月至6月在日本所撰

    (选)1930年冬,茅盾开始写两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中篇小说《路》和《三人行》

    (选)1944年,茅盾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

    (简)简析《蚀》三部曲的主要思想特点?

    它是由三个系列中篇所组成:《幻灭》、《动摇》、《追求》,写于1927年9月至1928年6月。整个作品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地揭示了革命营垒中林林总总的矛盾和在动荡斗争中的阶级分化。作品的主旨是很清楚的,作者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

    (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

    (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简)简述茅盾《蚀》三部曲的艺术特点?

    1、由于茅盾早期对象征主义理论有所探讨,因此在他创作第一部小说时亦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作者不时抒发自己的主观情绪,将客体纳入自己的情绪轨道,产生了一种难于预计的新的效果。

    2、作者还常常以象征主义手法赋予物体、自然景物等以特定的内涵。如《幻灭》第六章中写静女士正在“无事生气”时,作者描写一只苍蝇撞击玻璃窗的声音和情景来象征性的隐寓这位女士心理世界的起伏。

    3、《蚀》是在作者极端苦闷的情况下写就的,那种逼真地客观表现人物形象的主旨和那种不可抑制的奔突情感的倾泻,形成了这部小说主题指向的不确定性。然而,亦正是这种两者相交融的创作方法,才奠定了这部小说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简)简述《蚀》的政治和历史的意义? 它给我们留下了一块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革命征途中心灵历程的“活化石”;而作为其文学的美学意义: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想融合的尝试范例。

    (选)《子夜》的出版标志着茅盾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显示了左翼文学的伟大实绩。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如瞿秋白所说:《子夜》是“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之作:“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简)简述茅盾《子夜》中反映中国社会的三方面?(主旨)

    1、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经济恐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为要自保,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2、因此引起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

    3、当时的南北大战,农村经济破产以及农民暴动又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

    (简或论)分析吴荪甫形象和意义?

    1、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他游历过欧美,学会了一套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有着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性格和气魄,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冒险、刚强、自信的性格。然而,在强大的帝国主义经济侵略面前,他的公司连连失败,节节溃退乃至于遭受灭顶之灾。在沉重的一击之下,那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的性格本质就充分暴露出来了,动摇、悲观、虚弱、颓废,乃至企图自杀,等等,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恐惧。色厉内荏、外强中干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致命弱点。

    2、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吴荪甫既有被压迫的一面,又有压迫者的一面。将经济危机转嫁给工人时,他采取的是残酷的手段:减工资,加工时,裁减工人,分化瓦解,直至镇压工人的反抗运动。

    3、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对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这种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的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

    4、吴荪甫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更主要的是客观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导致的必然结局。通过这一形象,作者艺术地表达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深刻思想内涵。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吴荪甫的形象塑造,精确地概括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必然的历史命运,回击了“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谬论。

    (简)简析赵伯韬的形象?

    作为吴荪甫的对立面,赵伯韬这个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也是塑造的较为成功的。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走狗,并且与反动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凭借着这些后台的撑腰,他完全主宰着上海滩金融市场。大有手操生杀大权的威慑力量。他的目的是秉承帝国主义的旨意,消灭和吞并中国的民族工业。他是一个心狠手辣、诡计多端、专横跋扈的大魔王。

    (论)试论《子夜》的艺术成就?

    1、纷繁的社会生活与历史进程的展示以及日常生活的描写,形成了《子夜》内容的诸多头绪,而各条线索合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艺术框架便成为作品首要的艺术特征,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从几条线索(公司、公债市场、工厂、农村、家庭)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茅盾是一个擅长于心理描写的作家,《子夜》当然也突现了他这方面的才能。除了采用传统的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外,《子夜》在心理描写上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对人物的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这种心理分析的艺术效果并不仅仅驻足在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的应用上,而是明显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这种象征主义的手法或隐或现地从作品的开头贯穿至小说终结。

    3、茅盾在《子夜》的写作提纲中特别强调“色彩与声浪应在此书中占重要地位,且与全书之心理过程相合。”这种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和声音的描写,与小说中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和谐地交相辉映。

    (简)简析《林家铺子》的艺术成就?

    1、《林家铺子》写于1932年6月18日,它叙述的是“一。二八”前后江南某小镇林家杂货小店倒闭过程的故事。小说以林老板的挣扎与破产为情节主线,以林小姐婚姻纠葛为副线,两者交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有起有伏,分层铺开,又收放自如、首尾照应。作品以林老板与黑麻子、卜局长之间的冲突为主要矛盾,又以若干小事件作为多头线索,展开纷繁的细节描写,使得情节发展有张有弛,有徐有疾,有主有次,而在纷繁复杂中又显得井然有序,无懈可击。

    (简)《林家铺子》的主题思想?

    《林家铺子》虽然描写的是江南的一个小镇,但实际上它是当时中国社会一个缩影,它展示了“一。二八”抗战前后的民族危机和经济恐慌,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趁民族危难之时,大肆掠夺、敲诈和欺压小商人以及穷苦贫民的罪行,从而挖掘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下层百姓的悲惨命运之根源。

    (简)《农村三部曲》的主题思想?

    《春蚕》、《秋收》、《残冬》以三部曲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村阶级矛盾的日益深化,农民迅速破产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定会走上反抗道路的历史必然。

    (选)茅盾歌颂解放区的散文:茅盾在40年代初写下了不朽的散文篇章《风景谈》和《白杨礼赞》等名作。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