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 山东
报名咨询热线:010-51268840、51268841
教师资格考试网
 新闻资讯  报考指南  政策大纲   经验心得   优秀推荐课程   教师资格备考圈   答疑交流区
 考试科目: 心理学: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学习辅导 教育学: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幼儿 | 小学 | 中学  普通话  说课   爱童世纪教育中心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习题:第五章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6 15:00:32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第五章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

  1、游戏的心理结构:P145
  成分:认知和情感。
  表达方式:语言和动作。
  纽曼:游戏描述为具有各种方式和各种行动的过程。
  游戏方式:感觉运动、表达情感、口头和认知的方式;
  游戏运动:探索、重复、复制和变换。
  游戏行为的心理特征:
  (1)游戏的认知特性——心理主动性维度
  a、自我导向b、心理主动性c、灵活性
  (2)游戏的情感特性——活动强度维度
  a、内在动机b、内部控制能力c、假装
  游戏的心理过程中主要有想象、动机(需要)、情感体验及自我调控。
  2、游戏的心理特征:P149
  (1)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
  (2)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
  (3)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
  3、游戏动机论:P156
  (1)能量过剩还是能量缺失:剩余精力说——席勒
  松弛说——拉扎鲁斯、帕特里克
  (2)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生活预备说——格罗斯
  生长说——博伊千介克
  (3)情感涨力的自我疏导还是认知发展中机能平衡:补偿说——弗洛伊德
  同化说——皮亚杰
  (4)寻求刺激还是支配环境:觉醒论——伯莱恩
  权能-效果论——怀特
  4、游戏动机系统:P168
  儿童的需要与游戏动机:
  美国学者普林格尔在1975年在《儿童的需要》一书中,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着重考察了儿童的心理——社会需要,即四种基本的情感需要:(1)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2)对新体验的需要(3)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4)对责任感的需要
  5、学习的“游戏性动机效应问题”:P175
  游戏性动机效应——起到强化和推动学习的作用,它可以使儿童对学习活动产生好感,激发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对活动目标的注意和坚持的持久性。
  6、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P176
  (1)探索性活动
  (2)感觉运动/练习性游戏
  (3)假装/象征性游戏(1岁时出现,于幼儿期达到高峰;“小型化”“抽象化”“社会化”)
  (4)规则游戏
  (5)结构游戏
  (6)象征性游戏
  7、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P178
  (1)游戏的发展往往是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
  (2)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
  (3)游戏所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4)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5)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
  (6)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8、儿童游戏发展的年龄特征:P179
  (1)婴儿游戏(0-3):在婴儿晚期2岁以后,出现了象征性游戏的萌芽
  (2)幼儿游戏(3-6、7):幼儿游戏中,象征性游戏是主要的游戏类型,其中以角色游戏最为典型。
  (3)童年游戏(6、7-12、13)
  9、幼儿园游戏类型:P186
  (1)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2)规则性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
  10、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P187
  (1)游戏准备: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经验准备。
  (2)游戏观察:
  (3)指导策略: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游戏法、指导游戏法、“真实发言人”
  真实发言人——指教师处于游戏之外,使儿童保持游戏与外在真实世界的联系。

热门资料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论坛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教师培训咨询电话:010-51294794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
·考试时间:一般在10月至12月间
·报名条件:适应教师需要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公民
教师考试科目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