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 山东
报名咨询热线:010-51268840、51268841
教师资格考试网
 新闻资讯  报考指南  政策大纲   经验心得   优秀推荐课程   教师资格备考圈   答疑交流区
 考试科目: 心理学: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学习辅导 教育学: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幼儿 | 小学 | 中学  普通话  说课   爱童世纪教育中心

2011年幼儿教育学基础讲义第九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13 09:13:54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一节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一)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1主导活动方面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3师生关系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概念] 过渡期:在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有拥有了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两类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身体方面的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心理方面: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降低等现象;社会性方面:人际交往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有的学生甚至还出现怕学、厌学的情绪。

  第二节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

  3点: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二整体性而非单项性三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第三节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重点]

  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主动性、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品质、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作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度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度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度期发教育工作。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4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

热门资料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论坛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教师培训咨询电话:010-51294794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
·考试时间:一般在10月至12月间
·报名条件:适应教师需要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公民
教师考试科目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