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和狭义的课程资源的区别是什么?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条件性课程资源)。 15、怎样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缺 16、怎样理解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他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17、什么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影响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 (2)交流与合作 (3)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 (4)教师的培训 (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18、什么是课程评价?怎样理解课程评价的内涵?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内涵: (1)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2)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4)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9、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20、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情况? 缺 21、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22、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理解。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起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亡三北、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善,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3、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符合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以分科为主设置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课程 24、试述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要求。 (1)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5、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包含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包括指定性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方面内容;还有非指定性内容等 26、试述我国中学课程的结构。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
热门资料下载: |
教师资格考试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1年山东中学教育学课后习题:第七章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