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中学教育学课后习题:第四章 教育目的 1、什么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政策、学术)。 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3、关于确立教育目的依据的两种对立观点是什么?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1)个体本位论。 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 观点: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2)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康德 观点:个人德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德要求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实现个体社会化,并为社会服务。 4、简述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 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要求的辩证统一。 5、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观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 (3)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4)社会化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物质基础。 (5)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6、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的演变。 ①1957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提出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②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③1978年人大会议通过的宪法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④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即“四有、两爱、两精神”: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施求实、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⑥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8、我国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分别是什么? 缺 9、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10、什么是素质教育?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1、试述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12、素质教育(或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哪些误区? 第一,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第二,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第三,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第四,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第五,素质教育就是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第六,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第七,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13、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3)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4)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5)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6)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7)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8)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 (9)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
热门资料下载: |
教师资格考试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