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3-16 16:06:22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一.单选题(答案为括号内划“√”的)

  1.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 ( )

  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

  C.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 ( )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 )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

  4.否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A.唯物论 ( )

  B.唯心论 ( )

  C.二元论 (√)

  D.不可知论 ( )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 )

  B.结构性 ( )

  C.运动 ( )

  D.客观实在性 (√)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

  7.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 )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 )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 )

  9.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 )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

  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 )

  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 )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 )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 )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 )

  B.动物心理的形成 ( )

  C.语言的产生 ( )

  D.劳动 (√)

  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 )

  B.各种实物的总和 ( )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

  13.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 )

  B.绝对性 ( )

  C.直接现实性 (√)

  D.客观实在性 ( )

  14.《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 )

  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 )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

  1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1分)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 )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 )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 )

  16.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

  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 ( )

  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 ( )

  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

  17.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表明:()

  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

  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 )

  D.人大意识具有主观性 ( )

  18.《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

  B.承认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

  C.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

  D.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 ( )

  19.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客观实在性 ( )

  B.运动 (√)

  C.结构性 ( )

  D.层次性 ( )

  20.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

  B.唯心主义的观点 ( )

  C.不可知论的观点 ( )

  D.诡辩论的观点 ( )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