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3-16 16:04:51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一.单选题
  1.认识论是研究:()
  A.世界是什么的科学 ( )
  B.世界是怎样的科学 ( )
  C.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 )
  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 (√)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A.能动的反映论 (√)
  B.经验论 ( )
  C.先验论 ( )
  D.不可知论 ( )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 )
  B.实践的观点 (√)
  C.辩证法的观点 ( )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 )
  4.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 )
  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 )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 (√)
  D.康德哲学的功绩 ( )
  5.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 )
  C.科学实验 ( )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 )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 )
  7.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可知论学派 ( )
  B.不可知论学派 ( )
  C.唯理论学派 (√)
  D.经验论学派 ( )
  8.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唯理论学派 ( )
  B.经验论学派 (√)
  C.唯物主义阵营 ( )
  D.唯心主义阵营 ( )
  9.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过程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10.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 )
  C.先验论的认识路线 ( )
  D.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 )
  11.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是:()
  A.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 ( )
  B.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 )
  C.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
  D.经验论的认识路线 ( )
  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 )
  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 )
  1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
  B.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 ( )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 )
  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 )
  14.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A.可以是可知论的观点,也可以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 )
  B.可以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C.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
  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 )
  1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人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 ( )
  B.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
  C.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限制的 (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16.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
  A.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 )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 )
  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每个人必须事事经过实践才能有认识 ( )
  B.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 )
  C.直接知识来自于实践,间接知识不来于自实践 ( )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实践 (√)
  1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主体的涵义的是:()
  A.认识的主体是具有感性认识能力的人 ( )
  B.认识的主体是具有理性认识能力的人 ( )
  C.认识的主体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 )
  D.认识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
  1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涵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 )
  C.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 )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 )
  20.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
  21.“学而不思则罔”是指:()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
  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 )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 )
  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 )
  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认识 ( )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 )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 )
  23.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
  A.可知论 ( )
  B.唯物论 (√)
  C.辩证法 ( )
  D.唯心论 ( )
  2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 )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 )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 )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
  2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 )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 )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 )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26.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
  A.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 )
  B.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 (√)
  C.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 )
  D.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 ( )
  2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 )
  B.概念——判断——推理 ( )
  C.实践——认识——实践 (√)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 )
  28.概念、判断、推理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 )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 )
  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 )
  29.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
  A.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 ( )
  B.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 ( )
  C.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 ( )
  D.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 (√)
  3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于:()
  A.人类的精神活动 ( )
  B.人类的社会生活 ( )
  C.人类的正确思想路线 ( )
  D.人类的社会实践 (√)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