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 A.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 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倡“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校风是( ) A.求学为升官发财 B.读书为混取文凭 C.不正当娱乐泛滥 D.不敬爱师长学友 3.《咬文嚼字》中,运用“推敲”这个典故,是为了说明( ) A.文字的运用不可粗枝大叶 B.斟酌文字是调整思想感情 C.文学的文字注重联想意义 D.文字运用必须有创造精神 4.《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 ) A.失去齐王信任,罢官归去 B.衣锦荣归故里,光宗耀祖 C.得到百姓拥护,奉迎返乡 D.领受齐王派遣,出使薛国 5.下列作品中,主要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是( ) A.《张中丞传后叙》 B.《种树郭橐驼传》 C.《马伶传》 D.《先妣事略》 6.《前赤壁赋》中引起“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是( )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C.“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D.曹孟德“横槊赋诗” 7.在《香市》的情景描写中,反衬重兴香市结果很冷落的是( ) A.单调的锣鼓声 B.依然如昔的一泓清水 C.坍塌的戏台 D.“南洋武术班”的表演 8.《爱尔克的灯光》所写的“灯光”中,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 A.“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 B.“哈立希岛上的灯光” C.“在窗前发亮的灯,……灯光在呼唤我” D.“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 9.《我与地坛》:“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10.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歌是( ) A.《蒹葭》 B.《湘夫人》 C.《陌上桑》 D.《秋兴八首》(其一) 11.《饮酒》(其五)中,包含“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 ) A.心远地自偏 B.悠然见南山 C.飞鸟相与还 D.欲辩已忘言 12.《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的象征意义是( ) A.仕途受阻 B.前程绝望 C.行役之苦 D.岁月蹉跎 l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借比喻抒情的是( ) A.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 B.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D.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14.下列诗篇中,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 A.《行路难》(其一) B.《长恨歌》 C.《早雁》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5.《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最后导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 A.晚来风急 B.旧时相识 C.黄花堆积 D.梧桐细雨 16.《一句话》中,“青天霹雳”的隐喻意义是( )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C.民众革命运动的声威和力量 D.诗人对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 17.《再别康桥》中,隐喻美好理想的是( ) A.西天的云彩 B.河畔的金柳 C.康河的柔波 D.彩虹似的梦 18.《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象征意义是( ) A.孤独当中的苦闷 B.迷茫之中的寻求 C.访人不遇的怅惘 D.周围环境的冷寂 19.“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行为描写 B.语言描写 C.细节描写 D.心理描写 20.《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 ) A.天黑雪大无人乘车 B.儿子死了无依无靠 C.诉说苦恼无人肯听 D.收入微薄生活艰难 |
热门资料下载: |
< |
自考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全国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量方法(二)试题 |
|
阅读下一篇:全国2009年10月高教自考高等数学(一)试题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热点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