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专业知识辅导(1)

来源:国际商务师考试网发布时间:2011-07-29 08:55:14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国际商务师考试 课程全面的了解国际商务师考试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 2011年国际商务师考试相关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吸收论

  吸收论是米德和亚历山大在战后初期提出来的。它是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各变量和总量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该理论认为,由于国内商品和劳务的消费大于生产,因此必须输入国外的商品和劳务加以弥补,故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公式是: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

  总收入=总支出

  但凯恩斯是以封闭经济作为考察对象,如果把对外贸易包括在内,则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为:

  Y=C+I+G(X-M)

  移项:X-M=Y-(C+I+G)

  亚历山大将X-M用B表示,C+I+G用A表示,则:

  B=Y-A

  其中,B为国际收支差额,Y为国民收入,A为总支出或总吸收。

  该公式表明国民收入减去国内总支出等于国际收支差额。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总收入大于总吸收,逆差意味着总收入小于总支出。所以一国国际收支最终是要通过改变收入或吸收来调节。或增加收入或减少支出。因此吸收论的政策主张 是:增加产量Y或减少支出A.约翰逊分别称之为支出转向政策和支出减少政策。

  所谓支出转向(转换)政策具体分两种:一是货币贬值,二是贸易控制(包括关税、补贴和数量限制等)。贬值的目的是通过相对价格的变动把国内支出转向国内产品,贸易控制一般针对进口,目的是把国内支出从进口转向国内产品。有时也用于刺激出口,目的是把外国支出转向本国产品。

  而支出减少政策是通常采用货币限制、预算限制甚至直接控制等方式,这些政策往往减少收入和就业。如果一国不仅有国际收支逆差,而且还有通货膨胀的压力,那么这些政策就有额外的吸引力。但是一国如果处于通货膨胀状态,这一政策就有相应的缺点。

  吸纳论把国际收支的调节同国内经济联系起来,说明通过国内经济的调整,可以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但是,该理论仅把进出口贸易作为研究对象,在国际资本流动因素日趋重要的今天,这种理论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就显得有一定的局限性。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