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举办09届毕业生招聘会
来源:发布时间:2008-12-24
地方政府和国有单位岗位占40%
昨天共有200多家用人单位带来了近4000个就业机会,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组团参会,成为招聘会的最大亮点。据统计,此类参会单位的数量近100家,提供岗位1500个,占总数的40%以上。
与往年相比,本次招聘会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医学医药类的岗位需求明显上升。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高校、10家研究机构以及12家医疗机构、医药企业,都为2009届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而复旦附中、上海中学等一批老牌名校和实验性示范性中学,也向优秀应届毕业生伸出了橄榄枝。
长三角地区招聘热情不减
虽然就业压力大,但是长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不减招聘热情。宁波、上虞、湖州等地人事局纷纷组团到复旦招聘。安吉县人事局则网罗了发改委、经委等政府部门的岗位前来。有关负责人称,这已经是安吉第三年来复旦招聘了。此前该地区还与复旦大学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合作,成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希望能够在复旦网罗到合适的人才。
据复旦大学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唐晓林介绍,面对就业压力,今年学校实施“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辐射长三角”的思路,大力开拓学生赴长三角各地就业的渠道。学校还将派人到长三角地区的人事部门挂职,实地掌握当地企业需求信息。
用人单位看重中学背景
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不少单位的录用门槛普遍抬高。一些单位明确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科是名校的学生。甚至有单位将招聘要求延伸到“中学是否出自名门”。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招聘条件上明确写着:只招重点中学“出身”的应届毕业生。该校招聘老师介绍,重点中学毕业后考上大学的学生,基本功相对更为扎实。
与之相反的是,仍然有不少单位拒绝过高学历的毕业生。复旦大学附属兰生中学对前来应聘的硕士、博士一律说“不”,“初中课程相对比较浅显,招聘硕士博士太浪费资源。”
早期预警助力学生求职
记者现场询问同学,发现他们各自都发出了20份左右简历,最多的一名学生一个半小时发出30份简历。
据介绍,复旦大学已对今年学生就业可能面临的困难作了早期预警。除了重点关注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的国际金融、经管和外资企业等专业方向的学生,学校对于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采取个性辅导、重点推荐、绿色服务通道等多种手段,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机会。
据介绍,不少高校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就业的宣传、教育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