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数字推理
来源:中公教育发布时间:2012-06-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C
「中公解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6,第一个数字为3,两者的差为3;另外,9与6的差及18与15的差均为3,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9+3=12,或15-3=12,由此可知第四项应该是12.
2.D
「中公解析」 这类题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这道题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4.
3.B
「中公解析」 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7.
4.B
「中公解析」 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2,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64.
5.B
「中公解析」 这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绕了一个弯,前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
6.C
「中公解析」 该题难度较大,可以视为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
7.C
「中公解析」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等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等比为2的等比数列。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
8.D
「中公解析」该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分别为18、36、72,为一等比数列,因此,答案应为132+72×2,即276.
9.C
「中公解析」 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将这种假想的规律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35+69=104,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73.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
10.C
「中公解析」 这是一道与两数相加等于第三项相同的题。所不同的是这次它不是两数相加,而是把前面的数都加起来后得到的和是后一项,即第三项是第一、二项之和,未知项是前面所有项的和,即1+2+3+6+12=24,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是24.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