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误区警示录:围着障碍话题绕圈子

来源:华图网校发布时间:2011-12-08 09:33:4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美国有位青年作者叫里克,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一直进行创作,发表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念大学时,有一次很好的机会,通过大学生短篇小说竞赛,他成为一家着名电影制片编剧职位的两三名候选人之一。在考官眼中,他的作品是可取的,他完全有能力赢得这个职位。但由于在面试中未发挥好,致使这个机会从眼前溜走。里克记下了这一次失败的面试,他的面试过程如下所述,我们拟对之进行评析。面试开始的时候,里克被领到一间办公室,三位穿着讲究的中年人围着一张写字台坐着。他们正在看里克的作品手稿,里克静坐在那里等着。其中一个人,好象是" 头",终于抬起头来看着里克说。

    "你喜欢写作?"

    里克把身子向后靠靠,微笑着说:"当然,我喜欢写东西!我可不是非要有灵感才写东西的那种人。"

    评析:面试伊始,考官的问话是想了解里克的写作动机及写作特点。里克作了肯定的回答,但他并没有向考官阐明自己爱好写作的简单经历。他的第二句话显然和主考官的问题相距甚远。没有把握问话的关键所在。

    考官点了点头,似乎同意里克的话,然后碰了碰里克的手稿:"你应知道,这些无法演出来的。"

    里克吃了一惊:"我原来没有打算把它们写成剧本。"

    评析:考官对上一句回答基本满意,他想把话题转到职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上来。电影制片厂创作部门的创作人员,关键是要能编写剧本,因此考官关心的是应聘者能否写出能用的拍电影的剧本。但遗憾的是,里克没有把握住考官问话的实质内涵,没有把话题扯到剧本的编写上,而使答话停留在这本手稿上。里克只要说:那不妨事,只要加以改编,就完全可以符合演出要求。这样考官会把剧本改编方向的问话继续挖下去,谈话将转入正题。

    考官笑一笑:"我想是这样,可是它们都取材于其他作品,缺乏创造性。"

    里克答道:"难道每件作品都是有创造性的吗?莎士比亚不也有借鉴的作品吗?"

    评析:考官的问话是在刁难里克,旨在看里克如何应变,如何处理编剧作品的独创性与继承性的关系,其答话就事论事,不能随机应变,显得突兀、生硬,不够灵活。

    "但是莎士比亚的剧本适宜上演。"主考人说。

    第二个考官插进来说:"使我迷惑不解的是你居然喜欢写东西,我一直认为写作是非常艰巨的工作,而你却喜欢。"

    评析:主考人再次暗示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适合上演。里克应立即抓住这一机会展开论述。如:"我的作品经过改编后也能上演。"第二个考官的问话实质上是给里克再次阐述写作动机的机会,这个主考官对里克印象颇佳,觉得他有写作素质。因而考官针对里克未答好前面的问题再次发问。可惜里克对考官的意思仍不太理解,正确的回答又违背了考官的初衷。

    里克说:“我从来没有说过写作容易。我说我喜欢写作。”

    第二个主考官耸了耸肩。然后第一考官又回过来说:“你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模仿的东西。这些故事是丝毫没有一点新的思想。”

    评析:主考官关心的仍然是剧本的改编问题。立刻仍然应以模仿及改编的角度去回答,但他仍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里克回想起他在过去几十年里看过的所有电影,没有一部电影是完全独创的。但是考官的问话使里克颇感踌躇。

    评析:里克的思维仍然没有跳出原有的怪圈,这也反映了其思维缓慢和反应的迟钝!

    第三位考管开口了:“我们很喜欢这些材料,读起来很有趣。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该怎么处理它们。”

    里克坐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最后,第一位考官站起来:“很高兴和你说话,我们会通知你的。”

    评析:第三位考官仍然给里克一个机会,即使前面的回答未抓住要领,现在如果立刻领悟到考官关心的是该如何编剧本、能否处理好剧本这个根本问题,抓住时机回答,仍然有取胜机会。令人遗憾的是,里克未能理解考官的问话意旨,终使一份垂手可得的美差轻易失去了。综观整个面试过程,立刻根本未展示自己在从事编剧方面的才能,结果自然不会被录用。

    在求职面谈过程中,招聘者有时会突然设置一些“迷宫”,让求职者猜答。如果求职者对招聘者提问的动机不甚清楚,则很可能不知不觉地陷入其所设置的障碍之中不能自拔。里克的失败再一次说明,当求职者的专长或者所学的专业与所谋求的职位不同时,招聘人员可能会直截了当的询问你能否胜任本职工作,此时你就要适当的显露一下你在这方面的专长。但在特殊情况下,招聘者并不直接提出这类问题,而根据求职者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设置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让其逐一回答,最终引到招聘职位的话题上来。对招聘者而言,招聘一位能适合本职工作的人员是其主要目的。在面谈中,如果求职者未能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在任何时候均不涉及你本人能否胜任这一核心问题,招聘人员就有可能认为你不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

    障碍性话题是面试中的“雷区”,求职者可以绕过这些话题,直接向招聘者表明自己想干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决心,使对方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这样二者就可能达成共识。当然如果求职者确有充分的把握回答对方的问题,则可以当面答复。如果觉得该问题不容易答复,那么回避上述诸如此类的问题效果更佳,避虚就实,把话题引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方面上来。这有赖于求职者随机应变和驾驭语言、把握机会的能力。面谈中最糟糕的是求职者未能体察招聘者提出障碍性话题的复杂动机,求职者就问题谈问题,从而使自己处处陷于被动,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最终,面谈的结果自然是难以取得求职者预期目的。

    当然,招聘者设置障碍性话题动机是复杂的,或许招聘者是想试探一下对方的机敏程度和应变能力,或许故意向对方发难,来个下马威,置求职者于被动尴尬境地,观察其摆脱困难的能力。这时,求职者得注意对方提供的暗示,理清思路组织好自己的讲话内容,针对问题作答,或者采取一些措施,婉转的转变话题,把话题引到关键性问题上来,尽量化被动为主动,为自己争取有利战机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